第2011章 網際網路泡沫中的逆流而上(2 / 2)

小說:首富楊飛 作者:拾寒階

合作,目的很直接,那就是透過對方獲取歐洲的市場份額。

這是談判的基礎。

如果對方不同意,或者敷衍的話,那楊飛寧可中止談判。

為了加快談判的進展,楊飛早就列出了諸多詳細的條款。

如果你不把要求一項一項的列出來,不把合作細節化,將來肯定要扯皮。

像列算式一樣,把你需要的每一項都寫出來,一項一項進行討論,這樣在將來執行時,也就更有合同保障。

托馬斯等人,終於見識了什麼叫“楊飛速度”!

楊飛能用幾年時間,從一無所有的白丁,成長為全國的首富!

他辦事、談判,真的很有一套!

托馬斯的訴求也很簡單,一是換取更大的華夏市場份額,二是和楊飛的美麗線上商城合作,透過網路的力量,推廣沙斯公司的產品。

不得不說,托馬斯對網路銷售的嗅覺是很敏銳的,他對網路銷售的信心,也令楊飛讚賞。

美麗線上商場成立以來,國內出現了無數的唱衰聲音,主流媒體和經濟大咖們,對楊飛此舉,十分不看好,甚至有人斷言:這是首富楊飛的瘋狂舉動,美麗集團之敗,就從線上商場開端!

對這些言論,楊飛選擇性聽不見。

他只想用事實來說話。

事實上,美麗商城上線之後,銷售量與日俱增。

但除了極少數有遠見的人之外,主流的聲音,對美麗線上商場,仍然是不看好的。

網際網路經濟,有如一個美麗的泡沫!

這個泡沫,正是在2001年正式全面消退的。

網際網路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泡沫,指的是從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

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這幾年間,和科技及新興的網際網路相關企業,股價一度高速上升又迅速下跌的事件。

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網際網路泡沫經濟,也到達了頂峰。

但僅僅用了一個星斯的時間,NASDAQ指數就損失了900個點。

在這五、六年間,西方國家的股票市場看到了其市值在網際網路板塊及相關領域帶動下的快速增長。

“利潤增長”的心態以及“新經濟”西方不敗的氛圍,使得部分公司內部開銷大手大腳,比如精心訂製商業設施,為員工提供豪華假期等等。支付給高管和員工的是股票期權而非現金,在公司IPO的時候馬上就變成了百萬富翁;而許多人又把他們的新財富投資到更多的網路公司上面。

美國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網路化的辦公場所以吸引網際網路企業家,紛紛謀求成為“下一個矽谷”。

通訊供應商,由於相信未來經濟將需要無處不在的寬頻連線,債臺高築地購進高速裝置、建設光纖線路以最佳化網路。

生產網路裝置的公司,比如思科,從中獲利頗豐。

類似地,在歐洲,像德國、義大利及英國等國的移動運營商花費了大量現金來購買3G牌照,導致負債累累。投資遠遠超過了其當前和預測的現金流。

由於IT產業高度關聯的自然屬性,這迅速導致了依賴運營商合同的小公司的問題產生。

2001年,正是網際網路一片哀鴻的年份。

托馬斯卻能逆流而上,看好楊飛的線上商城,還提出來入股,這讓楊飛訝異。

在這個非常時期,托馬斯以為,只要他提出來入股,楊飛肯定會同意。

畢竟現在的網際網路產業,你想融資是很難的。

然而,他低估了楊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