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最近的產量,和半年前相比,有什麼變化?”
郝建設道:“產量都是跟著訂單變化。訂單越多,產量就越多。反正只要有訂單,我們都能生產出來。而訂單是總部安排的,能安排給我們多少,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我們當然希望,在產能允許範圍之內,訂單是越多越好,訂單越多,產出越多,我們的收入也就越多。”
楊飛道:“哦,那工人們對996的工時制,有什麼反映?”
“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些不適應,走了一批人,但很快就補招進來了。其實吧,只要大家都習慣了現在的工時制,就沒有問題了。”
楊飛道:“只有一線生產工人,才進行兩班倒吧?”
郝建設笑道:“那當然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只在需要的時候才加班。平時都不需要加班的。”
楊飛點點頭,又隨機走訪了幾個車間,和十幾個工人聊了聊天。
人的適應能力,真的是很驚人。
尤其是底層的打工人,他們對公司的制度,只有服從的份,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質疑為什麼是996而不是955?
有些工人的回答,更出乎楊飛意外,當楊飛問他們,對當前的工時制是否滿意時,他們很是驚訝,這有什麼不滿意的呢?這不是很正常的上班時間嗎?
由此可見,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裡,他們以為工作時間,應該就有這麼長。
工人的這種反應,讓楊飛察覺到了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差異。
楊飛在美芳廠沒有多做停留,象徵性的到辦公樓轉了一圈,和員工們打過招呼便離開了。
出車門的時候,楊飛看到門衛室外面圍了很多年輕人,一看就是來找工作的,每個人手裡都舉著身份證、畢業證和簡歷,大聲的詢問保安是不是招工。
楊飛忽然悟道:生活在底層的民眾,他們考慮的,並不是每天工作幾個小時這種問題,而是在考慮有沒有工作以及每個月能拿多少工資。
亦疏問道:“老闆,接下來去哪家工廠?”
楊飛擺了擺手:“不去了!回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