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的行為,最後獲利的,還是商場方面。
但這也沒有辦法的事。
黃金位置只有這麼多,你不搶,別人搶走了。
甚至有的商場,租期還沒有到時間,就被別人出高價頂走了。
這種不正當的競爭,
中小企業交不起昂貴的入場費,也沒有實力和各大品牌同場競爭,只能退出大型商場,轉戰小街小巷和小區。
李娟說得對,這是市場的選擇。
就算美麗集團不出手,在洋品牌的夾攻下,中小企業也沒有生存的餘地。
只要美麗集團還在,國內日化、化妝品的旗幟就不會倒。
市場經濟,一切就該交給市場來檢驗。
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你的產品能打動消費者,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自然有人購買。
在品牌戰略方面,有人主打質優價廉,也有人走高階路線,每個品牌定位的人群都不一樣。
美麗集團旗下的幾個化妝品子品牌,涵蓋了好幾個消費等級,既能滿足土豪只求最貴不論好歹的購物心理,也能帶給工薪階層百元以內的消費。
在2006年的時候,太多的品牌,還沒有網路營銷意識,或者說雖然有了相關的運營,但並沒有太多的投入。
而美麗集團則不同,公司本身就擁有完善的網路分銷體系,這一點是其它品牌無法比擬的。
隨著國內購物網站的興起,網路購物正在悄悄的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購物方式。
美麗線上商城的銷售額,每年都呈幾何級數的遞增。
官方的生產,官方的網站,官方的配送,官方的服務!
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還有什麼可擔憂的?
網路購物最大的阻礙,在美麗集團這裡,蕩然無存!
2006年,甫一開始,楊飛就收穫滿滿,在化妝品領域打了場漂亮的狙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