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麗集團的人事,有了比較大的變更。
陳純、安然等人的加入,充實了集團的高層人才庫。
而鄭重跟隨老硯做了一段時間的海外業務,正式擔任海外事業部的副總監一職,成為老硯的左膀右臂。
鄭重向來心高氣傲,卻職途多舛,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晉升副總監級別,也算如了心願。
各個分廠的人事,異動頻繁,不可勝記。
楊飛回到尚海後,巡視了一番在市區的各家分廠。
到達中華牙膏廠的時候,發現一車間處於停產狀態。
“怎麼回事?”楊飛詢問隨從人員。
陪同工廠廠長,趕緊上前一步,恭謹的答道:“老闆,一車間有一臺進口的裝置出了故障,這是整條生產線的主要裝置,修不好它,生產線就只能停產。”
“哦?那趕緊修啊。”
“我們已經修了七天了,工廠的技術人員輪番上陣,絞盡了腦汁,也沒修好。我們聯絡了生產廠家,結果發現,這是一臺老機器,而國外的生產廠家,已經於去年倒閉破產了。我們手裡,只有一張機器的組裝圖紙,但我們的技術人員,靠著這張圖紙,還是沒有找到故障原因。”
“這麼難嗎?七天都沒有修好?”楊飛動容道,“停產的損失太大了,馬上聯絡其它生產廠家,請他們請技術骨幹過來幫我們修復,費用只要不離譜,都可以商量。”
“老闆,我們從外面的工廠,請了個高工過來,他是這方面的行家,先請他看看情況,要是再修不好,就只能聯絡其它生產廠家派人過來了。”
“嗯,那位高工過來了嗎?”
說話間,聽到那邊有人在喊:“梁工來了!梁工來了!”
“老闆,他來了。”廠長回答。
“走,去看看!”楊飛擺了擺手。
一大群人,都圍在出故障的機器周邊。
請來的外援,名叫梁玉柱,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長得精精瘦瘦的,平凡得扔進人堆裡找不出來的那種。
“梁工,就是這臺機器,請你診斷一下。”廠長和梁玉柱握了握手,說道,“我們修了七天了,還是找不到原因。”
梁玉柱叫人啟動機器,然後圍著機器轉了幾圈,又趴下來聽了聽,叫人搬來梯子,一會兒往上爬,一會兒又爬下來,再次趴在機器邊聆聽。
“梁工,怎麼樣?”
“電機出問題了!”梁玉柱肯定的回答。
“我們也知道,是電機出了問題。可是,具體是哪一塊出了問題呢?我們找了這麼久,也沒找到。機器能啟動,但就是軟綿綿的,跟生了病的人一樣沒有力氣,做什麼都不得勁。”
“嗯,這個問題,比較難找,這樣吧,你們要是相信我,就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找出它的毛病來!”梁玉柱說道。
“行,那就交給梁工了。需要什麼,你只管開口,我們一定配合。”
“給我一張席子,這幾天,我就在它旁邊打地鋪了!聽它三天三夜,我就不信聽不出它哪裡出了毛病!”
廠長便叫人安排。
“老闆,看來,這機器沒這麼快能修好。”
“嗯,這人靠譜嗎?”
“他很有才華的,在德國留過學,學的就是機電專業。”
“好吧,那就先請他修修看,要是修不好,就及時聯絡同類機器的生產廠家,務必請他們派人過來。”
“我們早就聯絡過了,但他們要麼開價太高,要麼就是不願意派人過來,要麼就是叫我們更換機器,推銷他們的產品。”
“這套機器,買新的要多少錢?”
“得三千多萬。”
“……”
楊飛心想,偌大的一個美麗集團,居然沒有能修好這臺機器的人才?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集團最大的優勢,就是人才儲備,現在看來,高尖端的行業人才還是太少了。
“老闆,更換生產線太不實際了,這種生產線,只要不出問題,還能再戰十年啊!”
“嗯!”楊飛道,“那隻能希望梁工出奇跡了!”
他的目光,再次轉到梁玉柱身上,只見對方正在專心致志的側耳聆聽馬達的聲音。
楊飛也試著聽了聽,但一無所得。
這就跟中醫的望聞問切相似。
一個人有沒有病,光看外表,普通人是看不出來的,但老中醫卻能看出來。
楊飛對廠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