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9章 光電子公司,誕生於2002年(1 / 2)

小說:首富楊飛 作者:拾寒階

事實上,我國的光刻機技術,並非一直落後於人,也曾經有過光輝的時刻。

在八十年代之前,我國雖然一窮二白,但在科技的超車道路上,卻從不甘人後。

曾經,我們也造出過領先世界的光刻機。

可是,改革開放以後,太多的東西涌進國門,勤勞的人民忽然發現,很多東西不必太過投入去研發,只需要拿來就行了。

拿來主義讓我國的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飛騰。

於是,光刻機這個老大難的專案,被停滯了,這一停就是幾十年。

凡事都講究一個“基建”。

基建有多重要?

看看二戰時期的美國就清楚了。

二戰爆發後,美國迅速把全國的工業能力轉向武器製造,從1941年到1943年,美軍坦克產量從4052輛飆升到輛,翻了五倍。

二戰期間,美國造出了架飛機,在整體質量比日本高N個等級的情況下,數量還超過日本和德國的總和。

這些飛機坦克,美國還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給英國、法國、北非戰場、我國戰場整個反***戰線一起用,還綽綽有餘的。

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時,美國突然不用造飛機坦克了,幹得正起勁的工人們還頗有些失落:建國200年都沒這麼好的工廠效益,這咋還不打了呢?

美國兵工廠的那種感覺,恐怕只有我國現在的口罩廠能夠體會了。

為什麼美國一夜之間能變得那麼強大?

因為他們的基建本就領先世界。

早在二戰前,美國底特律一條街的汽車比全日本的日車都多!

所以,一旦進入戰時動員,他們迅速的將生產力轉換到武器製造上來。

我國也在大力發展基建,而且成效顯著。

然而,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在我們的生活中,忽然多出一個“平行世界”,也就是計算機網路。

這個平行世界,也是需要基建的。

而我國在這方面的基建,明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

當我們明白過來時,我們在光刻機上的水平,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

有人這樣形容光刻機:這是一種集合了數學、光學、流體力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表面物理與化學、精密儀器、機械、自動化、軟體、影象識別領域頂尖技術的產物。

工作原理就是用“紫外線”作刀,對晶圓進行雕刻,讓晶片上的電路變成人們想要的圖案。

我國光刻機工業滯後西方十五年,用一句話說,今年是2002年,如果十五年後,西方斷供我國某企業芯心,那我國生產出來的晶片水平,就相當於2002年西方生產出來的晶片。

具體到資料的話,就是西方能製造7nm製程晶片時,我們國內,還只能製造出90nm製程的晶片。

之前我們說過,世界上有三大光刻機生產廠商,後來因為研發太過費錢,就連島國的佳能和尼康都退出了群聊,不再研製新一代光刻機。

我國並非沒有晶片公司,也並非沒有光刻機廠家。

楊飛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尚海成立一家光刻機研製中心。

2002年,因為楊飛,而註定不平凡。

國內的光刻機技術,也因為楊飛的出現,也會發展得比以往更平穩、更迅猛一些。

就在楊飛即將赴美“敲鐘”之前,他忽然離開了尚海,前往京裡,會見一個重要的領導——李毅。

李毅現在主管的正是電子產業。

楊飛侃侃而談,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向李毅講述了光刻機的前世今生,以生我國在“計算機網路平行世界”裡需要進行的基建。

眼前的李毅,顯得那麼年輕,雖然他的臉色,看上去是那麼的剛毅,眼神是那樣的堅定,但仍然掩飾不住他飛揚的青年氣息。

楊飛自以為,自己說的這些概念,是很超前的。

也許,十個人裡面,就有九個人不能理解他的觀點。

幸運的是,李毅是另個的十分之一。

甚至不需要楊飛多說,只是提了一個頭,李毅就明白他要做什麼了。

李毅對未來世界洞若觀火!

這讓楊飛有一種找到了知己的感覺。

李毅答應,支援楊飛做光刻機。

這種支援,不只是口頭上的,而是行動上的。

不僅是政策上的支援,還有更實際的行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