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沫陪同老硯出發前往省城。
楊飛仍然按部就班,準備開工典禮。
有了這麼多股東加入,楊飛在資金上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為了建設好益林十八景,楊飛已經註冊了益林兩家分公司,一家是十八景旅遊公司,一家是益林綠色有機農作物公司,都設在六六六公司旗下。
這些新股東加入進來後,稀釋的只是這兩個分公司的股份,並不影響六六六公司的資產所有權。
現在的六六六公司,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投資總和,以及鉅額的銀行抵押和貸款,體量巨大,也不是誰隨便就可以侵吞股權的。
有經濟分析家和評論家,總結了楊飛六六六購物廣場的發展模式,並出版了相應的著作,把這一現象統稱為六六六商業模式。
六六六商業模式,指的是“訂單模式”。
即先談好招商,再開始建商業物業,以保證後期開發後能快速投入使用,降低了招商風險,也有利於回籠資金。
楊飛不做房地產,但他瞅準了城市的黃金地段,選對了商家,能獨佔商業鰲頭,也就不足為怪了。
六六六商業模式,現採用的是第三代發展戰略,開發城市綜合體。
以“一座六六六廣場,一座城市中心”為品牌價值定位,選址在城市最中心或未來發展中心,透過大型商業、寫字樓結合開發,提升區域價值。
六六六商業模式中,並沒有住宅樓,他只在最黃金的地段,開發最具商業價值的商業、寫字樓結合的樓盤。
因此,在世人的眼中,六六六公司,並不是房地產公司。
然而實際上,楊飛儲備了大量的土地,用來建設相應的配套樓盤,比如說專業的大型停車場、職工宿舍樓,只是這些操作,並不為外人道也。
此外,楊飛在趙建業的公司佔有大量股份,趙建業每建一幢樓盤,都能賣得好,而楊飛也能從中分一杯羹。
在99年初,曾經有人盤點過楊飛的財富,大概估價60億。
楊飛看到了這個資料,只是哂然一笑,不置可否。
他也不知道,這60億的總資產,別人是怎麼算的?
當然了,別人估算的,只是個人財富。
也就是說,這60個億,是楊飛的個人財富,不包括其它股東的資金。
當時楊飛正在建設的六大生產基地,其中五處還沒有投入生產。
如果只計算桃花廠生產基地、南化廠、活力廠、尚海和南方省兩家牙膏廠,以及尚海收購的幾家小廠,此外就是六六六購物廣場等資產。
這麼算起來的話,60億,還真不算低估。
可是,楊飛的資產,又何止這些?
這次在益林開發十八景,號稱總投資200億!
當時很多人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更覺得楊飛這牛皮吹大發了。
做生意的人,吹吹牛皮,也是正常的。
坐在綠皮火車上,還經常聽人吹牛,動撤幾億美元的大專案呢!
可是,財富專家們對楊飛的資產估值,只有60億啊!
楊飛憑什麼,拿60億資金,撬動200億的大專案?
有人笑他傻,有人笑他瘋,有人笑他痴。
但還是有更多的人過來競標,來談合作。
200億的專案,別說在國內了,便是在世界上,也算得上大專案。
這也就難怪了,那麼多公司聞風前來,都想從中撈一份。
商場如戰場,比拼的是實力,還有智慧。
你們想來益林分楊飛的錢,楊飛卻想把你們的口袋掏空!
十七家實力最雄厚的工程公司,再加上幾十家產業鏈供應商!
楊飛把這些人的財力組織、串連起來,形成一股合力,硬生生變出200個億來!
陳沫身為楊飛的秘書,跟隨他也有一段時間了,她對楊飛的產業還是有知之甚詳的。
但是,就連她,也覺得楊飛想做成這個200億的大專案,有些勉強了。
她甚至敢和楊飛打賭,只要楊飛能解決這200億資金的來源,她就無條件答應楊飛任何事情!
然而,她輸了。
楊飛不愧是資本運作的天才。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百個人的力量就不可小覷了。
一家企業的資金是有限的,一百家企業的資金就很可觀了。
200億,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