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言把酒瓶放在他面前。
楊飛給他滿上一杯。
老硯道:“看在你給我倒酒的份上,我教你一招。這世界上,誰的錢最好賺?”
楊飛道:“當然是孩子的錢最好賺。”
老硯一拍大腿:“這就對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所以,你要想發展益林十八景,就只要把孩子的文章做起來就行了。”
趙建業哂然一笑:“老校長,你這就是不懂了。我們做的是旅遊區,還有就是有機生態農作物,這跟孩子八竿子也打不著關係啊!”
老硯豆眼一瞪,道:“誰說的?關係嘛,你說有,那就肯定有。就看你會不會做了。你那個小鎮,可以打造成文旅小鎮,打文化牌子,搞一些有內涵的人文景觀,比如說小鎮上的河流泛舟、每年舉辦一次龍舟比賽,搞一些非遺文化的傳承展覽,像皮影戲,糖人,油紙傘,戲劇之類的,出來旅遊的人,就喜歡這些。還有就是美食展了,這世上,人人都好吃,只要你有好吃的,別人千里萬里,也會跑過來。”
趙建業道:“這跟孩子還是沒關係啊!”
老硯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笨呢?還沒開竅?”
趙建業好歹也是個房地產大富翁,雖然不能跟楊飛並論,但在省內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卻被老硯當面呵斥,不由得又羞又惱。
老硯道:“你把文旅小鎮的牌子打響了,再拉一些學校的學生過來搞社會實踐活動啊、春遊、秋遊啊、寒暑假出遊啊,這些都是專案!”
趙建業剛剛升滿的怒氣值,瞬間清空,換上了笑臉:“哎呀,老校長,你這一招,果然高明,那其它景區呢?也可以吸引學生來?”
老硯道:“同樣的道理,其它的景區,也可以這樣做,每個景點,要辦出特色來——哎,我說,非得我掰扯開來,說個一清二楚?你就不能舉一反三啊?”
趙建業這次學謙虛了:“我這人是笨,請教老校長,我這文旅小鎮好弄,其它景區都是以農作物為主,要怎麼做才能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