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操作中,還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楊飛故作沉吟,然後說道:“這樣吧,我和副會長們商量一下,再給你們答覆。你們留下聯絡方式,回頭聯絡你們。”
板寸滿以為,只要自己肯捐車,楊飛就會同意,沒想到還要開會討論,這就增加了變數,但也沒得辦法,只能登記離開。
楊飛看著這個名單,心想這是第一撥,晚上和明天還會有人來。
他所料不錯,不用等到明天,當天晚上,三十五個缺席的人,都來找過楊飛了,來的目的,出奇的一致,說辭也大同小異,就是想捐警車,順便想入股,再選幾個商鋪。
這一切,都在楊飛預料之中。
其實,不管是對商會來說,還是對大市場來說,資金都是越多越好。
但楊飛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上趕著不是買賣,適當的飢餓營銷,營造出一個資源有限的假象,更能刺激買方市場,也更能賣出高價。
這不,楊飛一說股權有限,這些人都爭先恐後前來入股了!
第二天,楊飛和幾個副會長商議,說這些人也是理事,昨天的會議,雖然有事耽擱,沒有來參加,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聖人有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梁樹林等人無不想,什麼話都是你說了算,問題是楊飛說得在理,大家都是一個商圈的,平時總會打交道,而且和氣生財,沒必要因為一個缺席,就把人家整死吧?
人大會都給代表們一次缺席的機會呢!
大家都說可以,只是這股權的事,怎麼算?
楊飛眼皮微抬,淡然道:“那就多增一千萬股,這三十五個理事,正好出資一千萬。”
梁樹林不高興的道:“他們是後來者,知道入股是好事,當然願意多出資金,有些人借錢都要入股!這對我們是不是不太公平?”
王永發道:“對啊,我們副會長,每個人才幾十股!真的太少了!依我說,既然要增股,那就多增幾千萬,我們幾個副會長就給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