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坐在辦公室裡,看著面前的電腦螢幕。
上面有楊飛關注的幾支股票。
從今天一開盤,股價就上下起伏,然後直接跌停,一片綠油油的,再也沒有起色。
陳沫站在他身邊,問道:“楊飛,我們沒有買這些股票啊。”
楊飛手撐著下巴,沉聲說道:“這些都是高益正在狙擊的股票。”
陳沫道:“高益?不知道又是哪個倒黴蛋被他盯上了,這下可慘了。”
楊飛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
高家等到今天才發力,前兩天肯定是在做相關的準備,也許是籌集資金,也許是想盡辦法做空這幾家公司。
惡意收購,肯定會引起上市公司的反擊,透過增發股票、毒丸計劃等措施進行狙擊。
可是,如果不是惡意收購呢?
因為高益的目的,不是為了收購這些公司,只是為了打垮而已!
那他能夠使用的手段,就更多、也更復雜!
對於收購的物件,制定計劃時,總需要小心翼翼,畢竟,物件損失過重,就失去了收購的意義了。
而毀滅戰則完全不同,只管狂轟濫炸即可,根本不必擔心會不會把物件打成稀巴爛。
最常見的手法,就是透過造謠、或者惡意大筆買賣股票等手段,在股民中造成恐慌,引發股民拋售股票。
一旦造成拋售效應,跟風景從者雲集,那這支股票就會江河日下。
當初操盤遠洋實業時,用的就是這樣的手法。
股民大多數是盲從的,他們並不懂金融市場的規律,也不懂分析股票的走勢,更不會去關注這支股票所屬公司的財報,他們的眼裡,只有螢幕上的紅與綠。
看到股票飄紅,知道是漲了,那就跟風買進。
如果股票變綠,不用說,肯定是跌了,趕緊丟擲。
假若只是一時的漲跌,股民還能穩住。
可是,如果一跌再跌,跌破心理防線後,股民們就會狂拋。
這跟銀行擠兌是一樣的道理。
拋售的人越多,買的人就會變少,除非是有人惡意操盤,等股票下跌就買進。
否則的話,只有拋售,沒有吃進,那這支股票就會被打進冷宮,最終成為垃圾股。
有些上市公司,市值一夜蒸發一半,也並不罕見。
陳沫也關注著這些股價的漲跌。
“呀,都沒有人買進呢!”她說道,“這幾支股票,會不會像遠洋實業一樣,慘不忍睹,被停盤,甚至是被退市啊?”
楊飛道:“如果沒有人救市的話,這些股票會比遠洋實業更慘。遠洋實業最終還被拉昇起來了,而這些股票,不會有人收購,只會被放棄。”
陳沫道:“那他們公司為什麼不救?”
楊飛道:“你以為沒在救的嗎?之前股票價格一直起起伏伏,這就是在救市。可是,股價越來越低,投進去的資金,會被無限稀釋。股價100元每股時,10億投進去,買進一千萬股。當股價跌到50元時,這投進去的10億,直接縮水一半,再跌,再縮水。”
“那這是一個無底洞!比拼的就是哪一方的資金和實力強勁了?”
“不錯,拼的就是實力。”
兩人談論著,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螢幕。
股價走勢圖,忽然再次起伏!
“出現大筆的買進!”陳沫道,“這是股東們在救市嗎?”
楊飛嗯了一聲:“有可能。也有可能是其它資金,覺得有利可圖,想操盤一波。”
股價緩慢抬升了兩塊錢,然後又跌了。
就像一塊石頭,扔進湖裡,濺起一點水花,然後就沒有聲響了。
楊飛看了一下交易資料,剛才有人投進來三千萬,也就冒了點泡而已!
兇殘如斯!
陳沫道:“真的好厲害,幾千萬又被套牢了。”
楊飛道:“這是一場持續戰,今天估計就這樣了。”
他很想打個電話問問情況,但知道打了也是白打,從股市就能看出來,此刻的陳家,肯定焦頭爛額呢!
股價的下跌,在螢幕上表現為一片綠色。
看起來只是資料的變化。
但對上市公司來說,股價連續下跌,卻意味深長,會引發一串連鎖反應。
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如果出現大跌,時間不長,這無關緊要。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股票下跌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