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高估了高益。
高益從來沒想過,楊飛會是整個遠洋實業股票漲跌的幕後操盤人。
因為楊飛實在是太高明瞭。
高明的操盤人,可以不著痕跡的完成整個操盤過程。
在高益打主意,要對付楊飛的美麗集團,要收購六六六公司開始,楊飛就已經在物色一支股票,一支能給高益下套的股票。
和高益的短暫接觸,楊飛就看出來了,這是一個有野心的男人,也是一個追求無限金錢的男人。
一個人對財富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百萬盼望千萬,千萬盼望一億,一億盼望十億,十億衝刺百億,百億想搏千億!
每個人都有自己執著的東西,並樂此不疲。
有人喜歡美食,遍嘗天下山珍海味,吃別人不敢吃的,哪怕為此拉肚子、生病、病毒感染,甚至為此喪命,也甘之如飴。
有人喜歡女人,尋花問柳,夜夜笙歌,千金買笑,甚至各種藥物一起上,最後或鋃鐺入獄,或一命嗚呼,還大呼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
高益獨愛金錢!
他愛金錢帶來的名譽、地位,愛金錢帶來的豪宅和美女,享受賺錢的快樂。
當他併購一家公司,成功拆分賣掉、或者成功的運作上市,大把、大把的賺到錢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併購公司、運作上市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比起這種賺錢方式來,操盤無疑快速得多。
多則幾個月,少則幾天,就能完成一隻股票的操盤,從中獲取巨大的利潤。
楊飛正是看中了他的貪婪之心,所以早早的就在給他下套。
所以,楊飛設的局,高益是看不透的。
在整個操盤過程中,楊飛掌控的,是整個“大盤”的走向。
而具體的股票操控,是由高益團隊完成的。
這正是楊飛的高明之處,明明控制了整支股票的漲跌,卻讓人看不透他的手法。
楊飛只在幾個關鍵的節點出了手。
第一個節點,是遠洋實業的股票剛剛漲的時候,也就是第一個漲停板,是楊飛操盤拉起來的,這是為了堅定高益入局的決心。
第二個節點,是周海生適時的出事。這是一個無比關鍵的因素,決定了遠洋實業股價及盛轉衰,從極高跌到極低。
第三個節點,是周海生出院,再次拉昇股票。
在別人都拋售的時候,楊飛果斷入市掃貨,大賺一筆。
別說高益看不穿楊飛的手法,就連稽查隊的王思思等人,對此也雲罩霧隱。
此刻,證監會稽查隊,王思思所在的小組,正在開會討論。
黑板上寫著與此案有關的關係圖。
正中間是遠洋實業,打了個大圈圈。
幾條線劃出去,分別寫上了“周海生”、“高益”、“楊飛”等姓名,還有兩個是問號,表示未知操盤手。
王思思在彙報案情,並做出分析。
她拿著一根細長的教鞭,指了指周海生,又指了指高益,說道:“周海生和高益透過電話,但兩人都一口否定,並不認識對方。這是一大疑點。高益在和周海生透過電話後,第二天大量買進遠洋實業的股票。從此,在高益的操盤下,整支股票收穫了連續十一個漲停板。”
教鞭往楊飛的名字上挪了挪,王思思說道:“楊飛和高益早就認識,但關係並不好,兩人剛剛為了商場競爭的事情,還大打出手。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楊飛和高益協同作案的可能。”
她又指了指楊飛和周海生的名字:“這兩個人完全沒有交集,沒有任何通訊記錄,也沒有簡訊往來。楊飛的股票池裡,在去年就開始建倉,買進遠洋實業,但手數並不多。遠洋實業連續漲停的時候,楊飛也沒有買進太多股票。一直到遠洋實業停牌之後復牌開市的上午,楊飛忽然開始掃貨,大量買進。據他解釋,他就是低位囤貨,以期待高位放量,賺取差價。這是正常的操盤手法,無可非議。”
坐在前排的稽查隊長問道:“這麼說來,楊飛和此次內幕交易,完全沒有關係?”
王思思道:“根據目前的證據分析,楊飛可以排除在外。”
隊長沉吟道:“可是,楊飛也從中賺取了大量利潤,可以這麼說,高益被高位套牢,反而虧損了,楊飛反倒是賺了不少。”
王思思道:“整個盤子,都是高益在操控,但最後虧的卻是他。高益可能沒想到,在最重要的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