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拍賣大廳裡,陳若玲對楊飛道:“我們要拍的,是5號石油區塊。這是已經勘探的有石油儲備海域。”
楊飛道:“你們能看中的區塊,想必不會有錯。”
陳若玲道:“起拍價是一億美元,每次舉牌,加價一百萬美元。”
“正常來說,像這樣的區塊,成交價是多少?”楊飛問道。
“1.6億,最多兩億。還沒有超過兩億的石油區塊。”
“是嗎?兩億美元,那也要十六億人民幣了。我們前期所湊的資金,只有10個億,明顯還少了。”
“資金不是問題,多少錢拍下來,到時再按比例算股份就行了。十個億資金,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說話間,5號石油區塊正式開始拍賣。
楊飛留意了一下,現場來的人並不多。
事實上,有實力來非洲開採油田的國際公司,總共就那麼多家,其中又以歐美石油公司為主。
此外,韓國和印度也有石油公司進入非洲淘金了。
一億的起拍價,舉牌加一百萬,結算貨幣是美元。
楊飛和陳韶華等人,都很沉得住氣,任由別人競價。
現場有十幾個家公司在競價。
拍賣價格,很快就衝到了1.5億美元。
陳韶華很沉得住氣,一直沒有舉牌。
很快,價格衝到了1.65億。
舉牌的人明顯少了。
只有兩家歐美公司還有舉牌。
“1.8億!”價格終於快衝頂了。
沒有人再競價。
看來,大家都心有靈犀,這塊石油區塊,只能給出這麼高的價格。
就在大家都以為,要以1.8億成交的時候,陳韶華舉牌了。
那家歐洲的石油公司代表,是一個白人大胖子,怕有三百多斤!他朝陳韶華這邊看了一眼,冷著臉聳了聳肩,然後繼續舉牌。
白人胖子和陳韶華,此起彼落,兩人的拉鋸戰,很快就把價格拉昇到了1.9億。
現場起了一陣熱議。
楊飛隱約聽到有人用英語在交談,說哪裡跑出來的亞洲人?為什麼要破壞規則!
又聽到有人說,這不是韓國人,也不是印度人,多半是華人。
大家對華人和歐洲人競買油田的事,感到不可思議。
幾內亞灣這邊的石油資源,幾乎都是被歐美人壟斷的。
華人很少涉足這邊。
因為這邊的非洲國家,很多都是親美的。
蘇丹以前也是親美的。
在1975年間,美國雪弗龍公司等幾家西方石油公司先後獲得了在蘇丹的石油勘探和開採特許權,賺取了大量的石油收入。
美國和蘇丹之間的恩怨,很多人都熟知,正是因為美國的棄權,才給了我國堅守的機會,也因此獲得了蘇丹國家四成的石油資源開採權。
而產油大國蘇丹,以前窮得吃不起飯,很大程度上,也歸罪於美國的制裁,至於制裁的起因,是因為蘇丹內戰爆發後,美國雪佛龍公司的三名僱員被游擊隊殺害,該公司全面撤離蘇丹,美國隨即發起對蘇丹長達二十年的國際制裁。
已分裂的南北蘇丹都屬於最貧窮、最不發達的國家行列。據統計,南蘇丹約90%人口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一半人口在溫飽線下掙扎,基礎設施也十分落後。
曾經獲得普利策獎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展現的就是一個飢餓蘇丹女童即將被兀鷹獵食的畫面,令人十分震撼。
由此可見,資本家的剝削本質,展露無遺。
除了蘇丹,幾內亞灣地區的石油產量也十分豐富。
但是,這邊的資源,基本上被歐美人壟斷了。
今天,忽然看到有華人參與石油區塊的競價,歐美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有的人甚至開始憤怒的辱罵。
5號區塊的價格,被陳韶華抬高到了2億!
而此前,這個地區所有的石油區塊,拍賣價都沒有超出過兩億!
當陳韶華再次舉牌時,白胖子明顯猶豫了。
再競價下去,真的沒有必要!
幾內亞灣的石油資源很豐富,超過兩億的區塊,都是在哄抬物價。
可是,西方人從骨子裡就瞧不起東方人。
有個著名的比喻,西方的富人,寧可把牛奶倒進溝裡,也不會留給窮人喝。
白胖子顯然也是這麼想的,寧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