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外的一間咖啡館裡。
幽暗的燈光,舒緩的音樂,塑膠製作的綠色藤蔓,爬滿了天花板和牆壁。
楊飛坐在陳若玲對面,聽她說完話後,他久久不得平靜。
他最不抱希望的,就是陳若玲,因為陳韶華也想做手機。
可是,偏偏是陳若玲幫他辦成功了。
“怎麼了?你不高興?”陳若玲俏麗的一笑,“不想要這個牌照?”
“當然想要。”楊飛長吁了一口氣,“謝謝你。”
他知道,以陳家的能力,估計也只能拿到一個牌照,因為太多部委的企業想要拿這個牌照了。
這個牌照給了楊飛,意味著陳韶華本人就沒有牌照了。
“你哥他?”楊飛問道,“他不做手機了?”
“我逼他的,說必須給你,他疼我呢,不敢不聽我的。”
“……”
“你先聽我說完,我哥說了,他要入股,股東我來當。他知道我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所以給我安排了一個股東的職務,你說他是不是很好?”
“入多少股?”
“嗯,百分之十吧!多了你也肯給我的,對嗎?”
“還好,可以。”楊飛失笑道,“你還真瞭解我。”
“那是的!瞭解一個人,並不一定要和他相處多久,有些人,從第一眼看到,就會喜歡,就會了解,就會想著一生一世。”
楊飛輕咳一聲,說道:“那叫緣分。”
陳若玲道:“楊飛,我可是在哥哥面前誇下了海口,說你要打造出一個媲美諾基亞的民族手機品牌來。你不能讓我們失望。”
“啊?”楊飛摸摸鼻子,“我深感榮幸的同時,又覺得壓力山大啊!”
陳若玲道:“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幾乎全是國外的品牌!百分之九十幾的市場份額,都被外國手機佔領了!”
楊飛嚴肅的說道:“是的,從1987年開始,到現在的十年間,洋品牌已佔據了我國市場百分之九十多的份額。通訊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大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把緊緊把握住這個命脈,以後我們的通話、資訊來往,以及將來的電子訊息,都將受到外國人的監控。想想,這真是一件讓人擔憂的事。”
陳若玲道:“聽你這麼一說,我覺得也是真的。現在的人,越來越依賴行動電話了,有什麼事,都喜歡打個電話,而不是寫信了。如果手機裡面,有可以監聽的晶片,那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楊飛道:“可喜的是,這種情況,終於令有關部門產生了危機感。今年,國家資訊產業部和國家計委出臺了《關於加快行動通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手機生產必須獲得其牌照許可。檔案還規定,在華外資企業生產的手機必須有60%銷往海外市場。這是對國產手機的一種赤果果的支援!未來數年之間,必定是國產手機的黃金時期!”
兩人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而且總能聊到一起去。
就像兩個相同的頻率,在一起就產生了共振。
又像磁鐵的兩個極,隔著老遠就互相吸引。
“楊飛,手機牌照下來後,你打算多久生產出手機來?”陳若玲問道。
“儘快!現在市面上,還沒有一款真正屬於我們國產的手機。我們要做到吃第一隻螃蟹的人!”
“是嗎?那太好了!”陳若玲高興的道,“第一臺手機,給我用,好不好?”
“好啊!”楊飛笑道,“很有紀念意義的,到時還可以在上面刻上你的名字,可以收藏。”
此時,手機牌照是所有資源中最稀缺的。
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不知道想拿到一個牌照,是多麼的難。
不是你有錢、有本事就能拿得到的。
看看拿到牌照的第一批廠商,就知道他們的後臺都有多硬了。
由於政策保護,加上巨大、空白的市場,只要拿到牌照,那就等於撈到了錢!
在這種情況下,誰不想進入手機生產行業?
楊飛為了拿到這個牌照,使盡了渾身解數,把那些他從來不願打交道的人,也一一拜訪、個個求情了。
首批拿到牌照的國產手機廠商——科健、熊貓、南方高科、廈新等開始強力進入,在洋品牌的山頭中攻城拔寨。
國產手機的崛起,與兩個關鍵詞密不可分,一是牌照,二是貼牌。
之前我們已經講過,拿到手機生產牌照的企業,大都是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