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問道九重(小子) 作者:風雅頌

,所以摧動起來,要相對容易。

就像一個人用大炮一樣打人一樣,人自己的力量肯定沒有炮彈那麼大的威力。

九宮劍陣的能量來自於天地元氣,就和炮彈中的火藥一樣,根本不是修士自身的力量。修士們所做的,只是用很小的法力,引發九宮劍陣的天地元氣之力,從而摧動劍陣對敵。所以劍陣的危力雖大,但攻擊方式就是那九種變化,不可能有更自由的攻擊方式。

但飛劍是沒有陣圖的,一切摧動都是靠修士自身的法力。

所以戴添一考慮給飛劍上要加上放大法力的法陣,還考慮加上一些能聚集天地元氣的法陣,使這把飛劍能引動天地元氣,補棄幾個威力較大的殺招。

甚至戴添一想到了缺玉,就是那種高能的納法晶。

他手頭現在就有四塊,是摧動如意手的。不過,最扣他還是放棄了這種想法,缺玉可遇不可求,還是考慮用納法晶比較好。

只不過,用納法晶的話,劍上就需要攜帶大量的納法晶,否則能量不夠。

但大量的納法晶,卻會增加劍的重量和體積,驅動起來不方便。

而如果不使用大量的納法晶,飛劍所能借助的威能就相當有限,發的次數多了,威力不足。威力足了,卻只能使用一兩次,也就成了無用的雞肋了。

戴添一苦思著煉製飛劍的方法。

在戴添一為煉製飛劍而動腦的時候,九天之上,一道人影踏空而行,一步千米地跨越著混元大陸。一身被汙得看不清顏色的深色道袍上,一條草繩結衣而下。一根帶著樹葉的樹技兒斜斜地插過頭上的道髻裡,正是曾經吃過戴添一烤肉的老道人,天虛子!

天虛子臉色上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所去的方向,正是混元大陸的西部,地虛門所在的方向。

而此時,在混元大陸的南部,一輛通體青色的雕龍玉攆,在一隻全身火紅的鳳鳥的牽引下,也正破空而行。玉攆上,一位頭戴玉冠面如敷玉的男子扶欄而立,似在欣賞著攆外的風景,又似在想著什麼問題。

在玉攆的周圍,六名全身火紅道袍的修士,一人腳下一塊青玉雲渡,緊緊隨在青玉攆的旁邊。這六名修士竟然全部都是金身修士,反倒是青玉攆上的充滿王者之氣的男子,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兒道氣。

青玉攆飛去的方向,也正是混元大陸的西部,地虛門的方向。

在混元大陸西部,一條巨大的山脈如巨龍一般,橫亙在大陸架上,幾乎將混元大陸的西部劈成兩半。這座巨大的山脈就是平陸山。“平陸不平溝三千,地靈峰高到雲端”是流傳在混元大陸西部平陸山的一句民謠。

平陸山據說有三千條大溝壑,裡面森木茂盛,魔獸萬千,礦脈豐富。

地靈峰是平陸山脈最高的一座山峰,也是整個山脈中天地鍾靈之地,整個山峰從平陸山脈中部頂天而出,如一個負手而立的道尊,帶著一股睥睨天地的神情。

地虛門的山門就建在地靈峰下,地虛門的正殿就在這位道尊的腦門上,高大的殿堂就在這位道尊的頭頂上,形成了一個道冠一樣的存在。地虛門的其他建築,也都建造在這位道尊的身體上,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那些建築群就在這個道尊的像上,遠遠看去,形成一個仙鶴的圖案,給地虛門無形中增添了許多威嚴和靈氣。

地虛門的大殿裡,不像虛危宮那樣的鳥語花香,仙氣繚繞,但卻突出了一個廣大的在感覺。這座大殿很大,主體色是黑色和白色,給人一種肅穆到沉悶的感覺。在大殿裡,樹立著一圈十八根大柱子,每一根柱了上都雕著一條天龍,吐須張目,栩栩如生,有一股欲要破柱而飛的勁力。十八根大柱子黑黝黝地非木非石非鐵,不知道是什麼材料做成的。不過,十八條巨龍的目光都注視著一個地方,就是大殿正中,一個懸空的四方平臺。

平臺是青一色的墨玉雕就,而在四周,卻有白玉雕出的雲朵,這些雲朵上隱隱地有法力波動,顯然是加持了陣法,靠這些陣法將墨玉臺懸在空中。

墨玉臺上,是一個三層墨玉堆就的高臺,墨玉為座基,白玉徹圍欄。

在最上面的地方,一位看起來很有些仙風道骨的修士正打坐在蓮盤上,玉冠金簪青鍛袍,渾身上下都帶著一股尊貴之氣。

在他下一階的玉臺上,也盤坐著四個修士,卻都是面枯容槁,死氣沉沉地厲害。

再往下一臺的地方,則站著六道人影,四名男修都是金袍在身,兩名女修卻全是宮裝打扮,其中一位,正是當初追拿芸孃的那位叫昭荷的女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