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一般沒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改革派、保守派、激進派在他們眼中都差不多。哪一派得勢他就跟誰,只要能讓他當官就成。
而祝玉妍和白清兒的兩人的區別就和此很是類似,對付白清兒,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就行了。至於信仰,節操之類的都是小事罷了。
而對付祝玉妍,就變得麻煩得多。張曉相信,自己再如何的嚴刑逼供。或者威逼利用,也無法從她手上弄到多少東西。
這一點光從祝玉妍的目光就能夠看出來。坦白說。陰後祝玉妍看他的眼神,簡直能殺死人。
不過,張曉也有自己的辦法。
………………………………………………
張曉似乎有些百無聊賴的在洛陽的街道上漫步。
他所在的位置,就是貫通洛陽南北兩門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長。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中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際此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大道兩旁店鋪林立,裡坊之間,各闢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
張曉雖然在洛陽呆過幾年,但是卻僅僅蝸居在幾個小地方,對整個洛陽城的分佈並不是十分熟悉。
幸好,有董淑妮這位地頭蛇的存在,讓張曉才不會因此而迷路。
轉入貫通皇城南端門和定鼎門的天街,槐柳成蔭的大街兩旁萬家樓閣林立,鐘樓鼓樓遙遙相望,舉目都是客店、皮店、竹竿行、羊毛行、雜貨店、紙張店、棉花肆、鮮果行等競相設立,盛極一時。
張曉饒有興趣的四處奔走,是不是掏錢買下幾個瓜果常常新鮮。
張曉也不必做什麼,他本人就是最好的表態。
此時的張曉左手抱著祝玉妍,右手挽著董淑妮,快活的好似神仙一般。
雖然張曉什麼都沒有做,但卻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張揚的多。
他身邊的兩位美人姑且不論,就在在他的腰間,就懸掛著一塊讓人垂涎玉,一塊原價十五座城池,現在升值無數倍的寶玉——傳國玉璽。
張曉在天津橋上已經呆了兩三刻鐘了,該得到訊息的人都已經得到了。
唯一不知道的是,第一個見到的人是誰?
王世充?獨孤鳳?師妃暄?了空?
事實上,無論是誰,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以張曉目前的武功,已經可以無視很多問題了。
雖然張曉如今沒達到破碎虛空的程度,但卻無限逼近那個層次,只要張曉稍稍動些心思,就能夠突破現有的境界。
如今的張曉不是不能突破,而是不想罷了。
不統一天下,當上幾天皇帝,張曉是不會離開大唐世界的。
這一次,張曉已經打定主意,要將大唐世界變成自己的後花園。
而阻擋張曉這個目的的人,都會是他的敵人。
只是張曉沒想到的是,他最先等來的並非是他的敵人,也不是他的朋友。
而是他的部下。
只見一個年約三十,身穿胡服,長了一臉濃密的鬍髯傢伙,從天津橋的另一側走了過來,畢恭畢敬的喊道。
“屬下見過乞活王。”(未完待續。。)
五十三章瞌睡
看到滿臉絡腮鬍子的伏騫,張曉頓時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到今天為止,張曉依然不清楚,在他的手下,誰是最忠心的。
但是他卻知道,若是論及他手下誰最不忠心,那麼伏騫絕對排在第一。
事實上,若非伏騫在吐谷渾人中的地位太高,名氣太大,殺了之後,絕對會因此騷亂,張曉早就一刀把他殺了。
在張曉眼裡,伏騫簡直可以和安祿山,史思明劃等號的。
因此,張曉怎麼也想不到,他第一個見到的舊部竟然是這一位。
雖然過去了好幾年,但伏騫依然是老樣子,看似恭順的身影之下,目光中蘊含著無比一股發自內心的桀驁。
因此,聽到那一聲貌似誠懇的“主公”,張曉頓時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張曉的實力低微的時候,的確會施展一點權謀的手段。
但是現在已經用不著。
因此張曉乾脆的說道,“屬下?很有意思,不知道你這一聲屬下是心裡話,還是嘴上說說?你是嘴上叫我乞活王,還是發自內心的這麼叫?”
這話很不客氣,甚至可以說是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