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雲:“……三哥。”
三哥就是有魄力, 蓋新房這種話都能隨便說說的, 不愧是武能上陣殺敵, 文能縫被疼媳,真漢子!
不怪韓青雲驚訝,這時候鄉下蓋房子可是比娶媳『婦』兒生兒子更大的事兒,是鄉下人家最困難的大事兒。
娶媳『婦』兒無非到了年齡,攢上百斤糧食、一鉤子布、幾件傢什兒、一條肉,甚至沒有這麼多減半也湊活。反正,只要男人不差, 有把子力氣, 再窮也總能娶到個媳『婦』兒。娶了媳『婦』兒就不愁生兒子。
可房子不行。
蓋房子得要木頭、秫秸、土坯、石頭、麥草、糧食、人力等等。
就算只需要花錢請泥瓦工、木工兩組大工, 小工全是隊長領著勞力幫忙,可那些材料卻是實打實自己準備的。
蓋房需要很多木料,用於大梁、檁子等,樹不是一下子就長起來的,普通社員沒錢也沒地方買, 基本那就是幹攢,十幾年攢齊就算好的。
另外就算椽子不用木頭,改成秫秸這種便宜材料, 也得靠工分在生產隊裡換。
工分用來換糧食吃飯家裡都吃不飽,又哪裡有那麼多換材料?
雖然小工可以本村幫忙,不吃飯, 但是大工和砌牆上樑的壯勞力卻要吃幾頓飯的。
試想自己糧食都吃不飽, 又哪裡來的糧食管飯?
不管哪一樣都夠社員們犯愁的。
要是蓋三間房, 那更了不得,真是從祖輩的把房子傳下來,然後一代人修修補補,生活好的時候加蓋個一間半間的給兒子湊活一下娶媳『婦』。
真要是能蓋出一間新的,差不多要百來塊成本,若是磚瓦的那自然更多。
一百塊啊,現在鄉下人一年忙到頭能攢幾塊錢?
再說誰還不生個病?結婚生子喪葬以及人情往來都得花錢。
結個婚,家裡十幾年的積蓄就掏空,殯葬的話十幾年的又掏空,萬一再有點的別的,所以家裡除了耗子洞,真是什麼也攢不下。
就算當了將近二十年的支書,都不能輕鬆地說要蓋房子,也得攢個多少年。
他家裡大哥二哥都沒分出去,他現在還和爹孃住一屋,以後結婚都是個事兒呢。
村裡現在那些申請宅基地的,都是攢了十幾二十年,一大家子受不了必須要蓋房子分家的。
這麼輕輕鬆鬆說要蓋房子的,韓青松還真是頭一個,韓青雲都要頂禮膜拜。
韓青松卻不考慮這些,常年不在家,不瞭解村裡的行情,在部隊裡都是有命令就幹,越困難越啃,就沒個知難而退的。
再說部隊人多力量大,都是壯小夥子,有點什麼事兒,還真是不費力。
韓青松也沒覺得做什麼會費力的,需要就去做,做不來就想辦法,總能做成。
起了蓋房子的念頭,他就立刻行動起來。
蓋房子並不是一家自己的事兒,得先跟大隊申請宅基地,報備預留蓋房子的材料,木頭、秫秸、土坯等,還得申請開條子去買磚瓦。
村裡人蓋房子基本不會考慮磚瓦,一是太貴沒錢買不起,二是找不到關係批條子。
就算不用磚瓦,其他的木頭、秫秸、也不是那麼容易湊齊的。
這會兒都是集體種地勞動,每家自留地頂多邊邊角角的一二分地,只能靠生產隊分材料。
不說木頭難攢,就是秫秸也有難度。
當地屋頂必須用秫秸捆成一把把的,覆蓋在樑架上,然後覆蓋黃泥、茅草或者麥草。這秫秸的作用就相當於椽子,沒有那麼多木頭就用秫秸代替,畢竟秫秸比木頭成本低得多。
不過就算這樣,一個生產隊那麼多戶人家,單靠自己力量也不是那麼容易攢齊的。
韓青松卻想著既然要蓋房子,就蓋磚瓦的,土房子遇到暴雨容易塌不安全,而且一年都要修繕好幾次,費工費物,都是無奈之舉。
韓青松就去找韓永芳,“大爺,我想排隊申請宅基地蓋房子。”
韓永芳笑了笑,拿出村宅基地的示意圖來,“你看看,喜歡哪裡就挑哪裡?”
韓青松驚訝地看著他,“不要排隊嗎?”他打聽一下起碼排到後年去。
雖然蓋房子不容易,可很多人家已經十幾口人擠在三間小屋,實在擠不下,有的借住別人家,有的無處借住就在草棚子裡湊活。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蓋房需求,只是沒有錢、糧、物暫時擱置罷了。
韓永芳搖頭,“不用,我早就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