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還天下人一個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項康誠懇的說道:“前輩你不但清廉自律,愛民如子,還博學多才,熟悉民政法典,正是晚輩目前急缺的內政長才,所以晚輩斗膽,想請前輩一起高舉義旗,成大業。他日大事成功,晚輩定當回報以高官顯爵,絕不會再讓前輩委屈在一個區區小縣職。”
“我如果不答應呢?”周縣令不動聲『色』的問道。
“那晚輩送給前輩你一輛馬車,讓前輩你帶著你的家人自行離開,以此回報前輩你之前對晚輩的種種恩情。”項康想都不想這麼回答道。
“公子這麼大度?”周縣令有些驚的問道。
“非是大度,報恩而已,將來如果在戰場遇到,晚輩絕不會再手下留情。”項康回答得很坦白,又說道:“不過前輩,恕晚輩直言,下相縣出了這麼大的事,你身為下相縣令,算晚輩可以饒了你這次,恐怕暴秦朝廷也饒不了你,暴秦朝廷對於罪官的處置何等嚴厲,想必也不用晚輩提醒了。”
確實不用項康提醒,周縣令其實早知道自己這次算可以僥倖逃生,回到了秦軍的控制地,自己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最起碼也是一個斬首示眾的下場,自己的妻子兒女也將被罰為刑徒,生生世世都要在驪山工地做苦力。所以猶豫了許久後,周縣令還是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平靜說道:“公子所言不錯,我回去確實只會死得更慘。左右都是死,既然公子錯愛,那在下也厚顏接受公子的招降了,今後也會盡力協助公子成大事,幫助公子完成復楚偉業。”
“多謝前輩。”項康大喜道謝,又迫不及待的說道:“前輩,我覺得我們之前前輩和公子之類的稱呼實在是太生份了,不如這樣吧,以後我叫你亞叔,你直接叫我名字如何?”
“在下愧不敢當。”周縣令慌忙謙虛,項康卻堅持不許,還一口一個亞叔的叫得親熱,周縣令無奈,也只好預設了和項康的叔侄關係,也結結實實的被綁在了項康的戰車。不過周縣令卻依然不肯改口叫項康的名字,還是以公子相稱,問道:“項公子,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先頂過暴秦朝廷的第一波反擊。”項康回答得很坦白,說道:“不出意外的,周邊的幾個縣很快會出兵來反攻下相,我得先把他們都打退,然後才能考慮下一步的打算。還有,在這之前,我得先把下相城裡的內部問題基本解決,解除後顧之憂,才可以騰出手全力應對暴秦朝廷的反撲。所以,在這些方面,亞叔你得多幫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