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數年,大小上百戰歷練出來的西楚軍主力當然非同凡響,即便體力不是處於鼎盛狀態,也即便是僅有一大兩小三道營門可以出營集結,列隊出擊的西楚軍主力將士仍然動作飛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衝出數量眾多計程車卒,還在高速前進中保持隊形不亂,迅速在三道營門前排列起了密集橫隊,保護住了出營道路,讓營中後軍可以不受干擾的接連出營集結,彰顯出了一支王牌軍隊應有的風範。還即便是項康麾下的漢軍精銳軍隊,與之相比都稍有不如。
然而讓西楚霸王項羽和兵仙韓信一起暗暗心驚的是,即便西楚軍的主力大隊已經在高速出營集結,不再掩飾決戰意圖,北面五里外的漢軍主力大隊依然還是按兵不動,既沒有抓緊時間緊急變陣,調整原本攻強於守的主力戰陣,更不沒有讓軍隊發起突擊,延緩和遲滯西楚軍的出擊速度,為後隊做出調整爭取時間。
“出什麼事了?漢賊怎麼還沒動作?”
這是項羽和韓信心中共同的疑問,因為依照項康以往的戰術風格,最應該做出的選擇應當是讓漢軍前陣果斷上前迎戰,不給西楚軍從容出營佈陣的機會才對,如此既可以揚長避短,儘量避免項康歷來就最不喜歡打的正面陣戰,也給後隊創造調整機會,但現在項康卻偏偏沒有這麼做,所以項羽和韓信在奇怪之餘,還不由一起生出這麼一個念頭,“難道項康奸賊真想和我們打戰陣?他就有把握指揮這麼大規模的陣勢決戰?這歷來就是他最不擅長的事啊?”
項羽和韓信奇怪,已經暫時把指揮權移交給了李左車的項康當然更奇怪,見李左車始終不做任何調整,一個勁的只是盯著西楚軍出營軍隊不放,項康難仰心中好奇,忍不住向李左車問道:“廣武君,請教一下,西楚賊軍還在出營,我們還有一點時間,你為什麼還不調整我們的陣形?”
“回稟大王,因為這是西楚賊軍最希望我們做的事情,既然西楚賊軍希望我們這麼做,那我們就絕對不能讓他們如願。”
李左車頭也不回的回答道:“這一帶的地形是南北狹長,兵力難以展開,我們一旦調整陣形,西楚賊軍就肯定會馬上發起突擊,不惜代價的擊潰我們前隊,我們的前隊一旦被西楚賊軍打垮,潰兵北逃,馬上就會變成西楚賊軍的衝陣先鋒,到時候不需要西楚賊軍動手,光是敗兵人潮就夠我們喝一壺的。”
“但是不做調整能行嗎?”項康無比擔心的問道:“之前我們為了攻營方便,排列的陣形是攻強於守,不調整一下的話,不利於我們爭取時間,等到周叔率領的後軍趕來增援啊?”
“大王放心,我們不用做任何調整。”李左車微笑著回答道:“我們之前排列的陣形確實是攻強於守,但是也沒有完全忽視防守,另外我們的兵力也遠在西楚賊軍之上,一味只守不攻既被動又浪費,倒還不如不做調整,堂堂正正的和西楚賊軍打一場有來有往的對攻決戰。”
“和我阿兄打一場有來有往的對攻決戰?”陣戰速成班畢業,又比誰都清楚項羽有多麼擅長陣戰,聽到李左車這話,項康的心裡難免有些打鼓,可是考慮到如果換成自己指揮肯定只會更沒把握,項康還是強打起了精神,硬著頭皮讓李左車繼續指揮漢軍與西楚軍打這場正面決戰。
這個時候,西楚軍的戰陣也已經排列出了雛形,與漢軍各隊全部排列方陣不同,緊急出營的六萬多西楚軍是排列起了六個便於突擊的錐行陣,兵分三陣前一中二後三,聯手組成一個巨大的錐行陣,前隊兵力最多是一萬多人,由劉老三統領,中列兩隊分別由西楚軍著名猛將季布和王芬統領,項羽則破天荒的出現在了後隊的中間位置,後隊的左右兩隊則由東方密和丁固二將統領,前鋒尖銳兩翼有力,同時還後勁充足,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突擊陣形。
見此情景,李左車也這才點了點頭,微笑說道:“難怪西楚王這麼急著決戰,原來他的傷勢比我們估計的更加嚴重,不然的話,以他的脾氣,怎麼可能會躲在最安全的後陣中隊?沒有站到最前面親自擔任錐尖,就已經算他冷靜了。”
“廣武君,不要小看了西楚賊軍的前鋒劉季匹夫。”項康趕緊提醒道:“他麾下的樊噲、曹參和周勃,還有夏侯嬰,都是天下屈指可數的猛將勇將,他們輔佐擔任突擊先鋒,威脅不會比我阿兄親自率軍衝陣小到那裡。”
李左車笑笑點頭,表示已經記住項康的警告,然後才吩咐道:“打旗號,改變隊形,讓我們的前陣第二五隊變……。”
漢軍旗陣中的旗號打出,項羽和韓信翹首以盼的情況也終於發生,乘著西楚軍還在緊急排列隊形的機會,沒有受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