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無限之神秘老人 作者:暖暖

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3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

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4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5我走上另一條街。

反省死亡,是為了在你的內心深處做一番真正的改變,並開始學習如何避免“人行道上的洞”和如何“走上另一條街”。通常這需要一段避靜和深觀的時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睜開眼睛,認清我們如何對待生命。

觀察死亡,並不見得就是恐怖或病態的事。當你真正受到啟發,放鬆、舒適,躺在床上,或在假日欣賞悅耳的音樂時,為什麼不對死亡做一番反省呢?當你快樂、健康、自信和充滿幸福的感覺時,為什麼不對死亡做一番反省呢?你沒有注意到,某些時刻,你會自然地被引導去做內省的功夫嗎?善用這些時刻,因為它能夠讓你有一種強烈的經驗,迅速改變你的世界觀。在這些時刻中,過去的信念自行崩潰,你可以發現自己的轉變。

觀照死亡,可以加深你的“厭離”感,藏文稱為ng¨|jung。ng¨|的意思是“確實的”或“必然的”,jung的意思是“走出”、“出頭”或“出生”。時常深觀死亡,可以讓你發現自己從習氣中“走出”,通常是帶著厭惡的感覺。你才發現自己越來越能準備放下它們,最後你將能夠把自己從習氣中解脫出來,誠如上師們所說的“好象從乳酪中挑出毛髮”那麼容易。

你將產生的厭離感,既有憂傷也有喜悅:憂傷的是你知道過去的方式竟然一無是處,喜悅的是當你能夠放下它們時,你的視野將越來越廣。這種喜悅可以產生強大的新力量、信心和永恆的啟示,因為你再也不受習氣左右了,因為你已經真正從舊習氣出頭了,因為你已經能夠改變,而越來越自在了。

死亡的心跳

如果死亡只出現一次,我們就沒有機會認識它。但幸運的是,生命就是生死共舞,無常律動。每當我聽到山溪奔騰、浪濤拍岸,或自己的心跳聲,宛如聽到無常的聲音。這些改變,這些小死亡,都是我們活生生地在和死亡接觸。它們都是死亡的脈搏、死亡的心跳,催促我們放下一切的執著。

因此,讓我們在生活中,當下就面對這些改變!這才是為死亡而準備的真正妙方。生命中也許充滿著痛苦和難題,但這些都是成長的契機,可以幫助我們在情感上接受死亡。一旦我們相信一切萬物都是恆常不變的,我們便無法從改變中學習。

如果無法學習,我們就會變得封閉而執著。執著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因為無常讓我們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會改變,我們還是死命地執著。我們害怕放下,事實上是害怕生活,因為學習生活就是學習放下。這就是我們拼死拼活去執著的悲劇和嘲諷所在:執著不僅是做不到,反而會帶給我們最想要避免的痛苦。

執著背後的動機也許並不壞;希望快樂也並沒有錯,但我們所執著的東西,本質是執著不了的。**人說,“同一只髒手不可能在同樣的流水中洗兩次”,又說“不管你多麼用力,沙中還是擠不出油來。”

確實地體會無常,可以讓我們慢慢解脫執著的觀念,以及錯誤的恆常觀、盲目的追逐。慢慢的,我們將恍然大悟,我們因為執著不可能執著的東西,而經驗到一切痛苦,就其最深層的意義而言,都是沒有必要的。開始體會無常,也許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這種經驗是如此生疏。但只要我們不斷反省,我們的心就會逐漸改變。“放下”變得越來越自然,越來越容易。也許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夠讓我們的的愚蠢沉沒,但我們反省得越多,就越能夠發展出放下的觀點;那時候,我們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會改變。

觀照無常本身還不夠,你必須在生活中履踐,如同醫學研究必須兼顧理論與實務,生活也是如此。生活中的實際訓練就在此時此地,就在“無常”的實驗室中。改變發生的時候,我們學習以一種新的智慧來看待它們;雖然舊習依然發生,但我們本身卻會有些不同。整個情況將變得比較輕鬆、不緊張、不痛苦,甚至於連舊習氣對我們雖有影響,都會覺得不像過去那麼大。隨著每一次的改變,我們會有稍許的體悟,我們對於生活的觀點也會變得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寬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