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角色。
其中最吸引普通百姓目光,或者說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說法,就是李昊有著太一神的庇佑,所以董卓才會在想要謀劃他的時候突然遭難。
若是有人不相信,鐵定要遭遇質疑三連。
如:呂校尉如果不是有太一神庇佑,為什麼地龍翻身僅發生在西涼軍大營的範圍;為什麼災難早不發生晚不發生,偏偏在董卓想要斬殺呂校尉信使的時候發生;為什麼以前反駁董卓的朝廷忠良沒有這種機遇,全都慘遭毒害?
反正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
呂校尉是好人,大大的好人,所以有天神庇佑,任何想要害他的壞蛋都要倒黴。他是咱們大漢皇朝的脊樑,重現太平盛世的希望。
短短一天的時間,這個故事就已經衍生出十數個不同的版本。
其中有普通版的《大漢脊樑呂校尉》、《鐵骨錚錚呂校尉怒罵董賊》等等,還有玄幻版的《呂校尉請神懲戒董賊》、《神佑之子呂校尉傳奇》等等。
毫無疑問,這些明顯經過多次加工的故事更符合普通大眾的口味,也因此獲得了更廣泛的傳播渠道。
不過李昊的事情僅僅熱鬧了兩天,就被新的訊息搶佔了洛陽頭條。
廢帝劉辯死了!
而劉辯之死,徹底激發了保皇黨與董卓黨的權利鬥爭。
關於廢帝之死,董卓聲稱是有刺客進入皇宮暗害,而保皇黨則認為是董卓遣人所為,意在阻止天下群雄的討伐。兩者雖然誰也沒有確切的證據是對方所為,但都是一個勁地把屎盆子向對方身上扣。
時間就在保皇黨與董卓黨的互相攻訐中,不知不覺走向了新年。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對廢帝的死持懷疑態度,因為從始至終都沒有人看到廢帝劉辯的屍首。
不過此時,不論是保皇黨,還是董卓黨,都還保持著一定的剋制。
直到,公元190年元月。
關東各州郡政府官員推舉袁紹為討董盟主,領車騎將軍,率數十萬關東軍討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