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訪華。你是在越南戰爭中受傷的,被炸彈炸傷了……”
1972年2月22日、尼克松訪華、越南戰爭,一連串的資訊鑽入他耳裡,渾身越加冰冷。只聽腦袋轟地炸響,他大叫一聲,世界霎時變得無比黑暗陰沉,就此不省人事。
“李爾,你怎麼了!醫生,醫生在哪?快點,否則我叫人拆了這家醫院!”隨著少女驚惶的尖叫和**裸的威脅,病房亂成一團。
第二天,紐約四大報紙刊登一則新聞:一位被醫生斷定為腦死亡的名為李爾·蒂諾佐的病人,神蹟一般從植物人狀態甦醒。作為紐約地區最大的報紙,《紐約時報》同時暗示該“復活”的越戰英雄,是為黑手黨五大家族之一的蒂諾佐家族教父的第二子。
不管如何,於此敏感時刻,李爾的多重身份使其迅速成為新聞人物。
***
十月的哥倫比亞大學是綠色的。這座以紅磚白邊綠頂建築為主旋律的著名校園,在偌大的廣場、翠綠的草坪和不時飛出的白鴿映襯下,顯得古樸而靜謐。
上午溫暖的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溜進階梯教室,在教室內拉出一道道寬闊的梯形光亮。上課的是莫頓教授,但大多學生的注意力,並沒放在這位發表了許多經濟學論文的老教授身上,而是偷偷地看著前排的一個背影。
那個背影有著寬闊的肩膀,或許是因為在床上躺了太久,他的膚色比常人白了不少,配上他那黑色的直髮和深藍的眼睛,微笑時會給人一種奇異的感覺,有如神秘而優雅的古堡主人。現下他就這麼安靜地坐著,似乎沒有發覺周圍的目光。
越戰英雄、奇蹟般醒來的植物人、黑手黨教父的第二子、沉睡半年醒來後輕鬆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生院的天才,等等一系列光環籠罩在他身上,使其充滿了神秘色彩。3月15首映的《教父》尚未在人們的記憶中褪色,如此一來,得知教父的兒子和自己一起上課,不少學生看向他時,心裡滿是好奇和躍躍欲試。
只是,李爾·蒂諾佐的性格好像有點孤僻,很少主動與人交流。不過他不算太難相處,有人和他打招呼,他都會笑著回應,但從未有人能和他深入交談。
隱藏在他溫和的笑容下的是孤傲和孤獨。這是某個文學院的女生對他的評價。
或許是覺得自己被學生忽視了,莫頓教授提高了音量。可惜學生們仍舊神遊天外,只顧著偷看李爾·蒂諾佐,沒幾人察覺他們的教授已經有些惱怒的跡象。當看到李爾·蒂諾佐也是一副走神的模樣,教授徹底爆發了。好不容易忍住了怒火,他指著黑手黨教父的兒子說:“蒂諾佐先生,請你陳述一下美國的經濟形勢。”
“啊?”李爾怔了怔,很快回過神來,知道自己惹惱了教授,靦腆地笑了笑,“教授,你能不能再說一遍,我剛才沒聽清楚。”
教授被氣樂了,加重語氣道:“蒂諾佐先生,麻煩你陳述一下美國現今的經濟形勢。”
“哦,好的。”收起心思,回憶了一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國際經濟形勢,整理好語言,李爾緩緩說道,“二戰後,政府以凱恩斯主義理論為主要依據,使得經濟保持二十多年的持續增長。但是,這也造成了沉重的赤字負擔,國民經濟無疑已經失衡,一旦受到外來影響……”李爾就後世的發展趨勢侃侃而談,反正明年石油危機即將爆發,又因美國和蘇聯爭霸,美國必將出現經濟危機,他不介意做一次先知。
美國,管他去死!老子是中國人!
有個參加過抗美援朝的爺爺,再加上爺爺被美國佬廢了一條腿,後半生都無法擺脫腿疼的折磨,他對美國沒有絲毫好感。如今更是莫名其妙變成美國人,扮演一次烏鴉嘴,全當是對自己轉世重生的消遣。至於什麼“越戰英雄”,就更不被他放在心上了。
在莫名的心緒驅使下,他越說越快,到後頭甚至丟擲“原罪說”,以歷次經濟危機為例,說每過五至八年,西方國家必會發生經濟危機,而且如詛咒般永遠也無法擺脫。他說得興致淋漓,課堂上的諸人聽得心驚膽戰,連莫頓教授都愣住了,不知因為李爾的“詛咒”還是因為他的義憤填膺。
“……所以,我認為在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的爭奪戰中,明年必將出現震動美國的經濟危機!”李爾擲地有聲地做了結論。說完,人立刻清醒,後背轉瞬被汗水打溼。
這是怎麼了?明明已經說服自己接受現在的身份,怎麼還會如此衝動?心臟一陣陣地抽搐,腦海閃過母親的笑容,他用力閉上雙眼。許久,他說了聲“教授,抱歉,我身體不大舒服”,也不收拾東西,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