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有得治。
陳文強找了院長埃裡希·寶隆,為傷員安排了一個兩張病床的小單間,莉麗也能在此暫住。
“如果德國官方不同意的話,醫學院能否建立起來?”陳文強似乎比寶隆還要著急,還要熱心。
“上海德醫公會對此是積極支援的。“寶隆想了想,說道:“如果不能得到官方的認可,醫學院要建立的話,資金和師資會有些困難。”
“資金的話,我能想辦法;師資困難呢,就得你們來克服了。”陳文強稍有些無奈,“校舍場地呢,我也可以解決。”
“盧家灣?”寶隆點了點頭,“遠離市區,安靜的環境倒是有助於學習。”
陳文強笑了笑,有些不解地問道:“醫院裡的病人好象不多啊,是費用問題,還是別的?”
寶隆苦笑了一下,說道:“不是醫術問題,費用呢,有點關係,但也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中國人不相信西醫。其實,現在比以前還要好不少,砷凡納明臨床試驗的效果使同濟醫院比其他西人醫院顯得更景氣一些。”
“慢慢來吧!”陳文強對此也沒有好的辦法,不能說西醫中醫哪個強,但在外科等方面,西醫還是佔有優勢的。特別是日後的戰亂,對軍醫、護士的需求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
第四十四章 復興會會議
在當時的社會中,西人瞧不起中國人,中國人對西人、西物也是排斥的。順帶著,混血兒便成了最可憐的一群人,處在夾縫中,備受歧視,被篾稱為“雜種”。
“那個新藥——”寶隆的手在空中比劃了一下,“就是現在正研製的,估計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功?”
按照合作分工,法蘭克福實驗室負責異煙酸,強卓實驗室負責水合肼,這兩種化合物進行縮合,便是抗結核藥——異煙肼。按照現在的進度,強卓實驗室的工作進展很快,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製出水合肼。而法蘭克福實驗室起步晚,還沒有什麼振奮人心的訊息傳來。
陳文強不敢確定,只好比較保守地估計道:“最多一年,興許更快一些。嗯,好訊息是注射型的砷凡納明已經有了眉目,幾個月內就能進行臨床試驗。這個效果更好,稱之為一針靈也不過分。”
“一針靈。”寶隆伸出一根手指,笑得暢快,“太好了,注射正是西醫所長,病人想治療,就不得不來。希望西醫也能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過的:所有的真理都經過三個階段。首先,為人諷刺;其次,為人強烈反對;最後,被人當作事實接受。”
“說得很有道理。”陳文強若有所思,贊同地連連點頭,“不錯,不錯,我記住這話了。”
……………
以陳文強編寫的文稿為框架,中華革命復興會的第一次會議在法租界的一處樓房內召開了。雖然不敢說是真理,但陳文強的主要理論,還是在經歷著類似真理的三個階段——質疑,反對,接受。
陳文強坐在房間內,透過一套簡單的傳音系統,聽著隔壁人們的爭執、辯論,不時把自己寫的紙條交給趙大義,由趙大義送至會場,交給蔡元培和楊篤生。
蔡元培、楊篤生、章士釗、鍾憲鬯、俞子夷、易本羲、張繼、王小徐、孫毓筠、俞大純、萬福華、陳自新、李茂楨、吳春陽,再加上幕後的陳文強,第一次大會共有十四人參加。
而能來參加會議,事先便已經被蔡元培等人爭取說服過,在大的問題上雖然有保留意見的,卻也能保證遵守執行。只是在一些小問題、新問題上,分歧和爭論在所難免。
“旗幟必須要有,發動起義時高舉衝殺,方能使人皆知我會威名。”
“發動會黨實為成功捷徑,只要能購買到足夠槍彈,明年上半年便可舉旗反清。”
“暗殺團雖為本會下轄,但成立至今,迄無一滿人服誅。聞滿酋鐵良即將南下巡查,可殺之祭旗,以壯聲勢。”
“上海總部,東京、南洋支部,這是要先期建立的,然後再在國內其他省份建立支部。”
“當務之急是選出幾個主要的代理領導,使本會能夠先執行起來,一年之後再召開全體大會正式確定。”
…………
顯然,復興會雖然成立了,但眾人從暗殺團這個目標狹窄的團體一下子便有了更宏大、長遠的目標,有了更多的工作,都有些不適應。等到爭執辯論了一陣子,先是宣誓入會,再選舉出領導團體後,會議才有了正式的模樣。
復興會的臨時領導班子就此誕生了,代理總理蔡元培;執行部庶務孫威(陳文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