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在五千人左右。另外還有處於陣中的大約三千人的弓箭部隊。
而基爾帶領的三萬人,卻有一小半,約莫萬人是騎兵隊伍,這些騎兵隊伍之中,又有約三成是重灌騎兵,因為大西國雖然多山,但在大西國的東部靠近落霞鎮到西京一線,以及南邊的古爾裡城,以及哲別城以西,地勢稍微平緩,尤其是在西京的西北部羅族聚集之地,更有一塊草原,大西國的戰馬幾乎都是從那裡產出。
這一萬騎兵夾帶著剛剛勝利的氣勢,如風捲殘雲一般,很快就將周作的五千人包圍,繼續圍上來的步兵則開始從兩翼衝擊著周作的步兵方陣。
不過這些衝擊步兵方陣的步兵可就沒有騎兵那麼幸運了,他們不僅遇到步兵方陣的頑強阻擊,還受到從中軍之中『射』出飛蝗一般的箭雨的照顧。
而這些步兵幾乎都是攻擊『性』輕裝步兵,如何抵擋弓箭的『射』殺?
頃刻之間便有上千名大西國步兵倒下。
這其實和基爾的貪功有關,按照常理拿步兵去衝擊對方的步兵方陣,需要手持盾牌的重灌步兵,但急於搶攻的基爾完全不管這些,嚴令這些毫無遮攔的步兵強行攻擊。
他的目標是在方陣中央高臺上的周作。
如果能將周作擒殺,功勞太大了。
而從西門敗退回來的六七千人,沿途被砍殺不少,但也有約四五千人逃回來,重新加入了對抗基爾部隊的行列。
基爾以三萬對陣周作的四萬,確實很有勇氣。
一方是氣勢正盛,一方是嚴陣以待,兩隻隊伍在天陽城南門外展開了交鋒。
孫良才的部隊的加入,以及陸續趕來的大月城的部隊,才讓戰場局勢朝大西國的方向傾斜,不過雙方廝殺到日薄西山時才稍微分出點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