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天陽城西邊數十里外的落霞鎮,氣氛卻是異常緊張,大批的大西國士兵嚴密的把守著各個路口,成群的兵士手持長槍來回的巡邏著。
一隊又一隊計程車兵開始向落霞鎮東邊的官道集結。
莫來苦惱的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一言不發的眾文武官員。
而在眾多大西國的高官之中,卻端坐著魯國的鎮南王。
“列位,可有何退敵良策?”
“皇上,依目前獲取的訊息,巴特將軍已經深受重傷,寒颯也受傷,現在整個天陽城被圍困得鐵桶一般。”
安良純見無人搭話,只好站起來說道。
他說的是廢話,在座的人都知道這些訊息。
“目前巴特部署在右翼的許如安部隊,死傷超過一半,目前狀況未知,其左翼的王喬勝部隊,尚儲存完好,這兩部分加起來大約兩萬人左右。”
“我不想聽你計算,我只想知道如何退敵!”
莫來這次也是急了,自己這次前來落霞鎮,沒想到眼皮底下的天陽城卻突然被圍,嚇得他本來想立即啟程回西京,卻被手下的大臣勸阻,說什麼這個時候他一走,會亂軍心。
不得已他只好留了下來,緊急從附近抽調人馬錢糧,不過這至少需要兩日的時間,而目前駐紮在落霞鎮的兵馬不超過萬人,加上自己帶來的御林軍,也不過萬多人。
而一旦周作的軍隊突然襲擊落霞鎮,自己豈不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
“皇上,且聽我道來,現在退入城中據城死守的我軍將士,大約三萬餘,另外駐守泥坨山還有萬餘人,再加上大月…。”
安良純陡然停止,又繼續說道。
“如果我方能快速集結一隻隊伍,趁敵立足未穩、人困馬乏、糧草未運到之際,多方圍攻,定可退敵。”
不得不說這個安良純還是有些腦袋,只不過官場上的人,一向都是說大方向。
他說的沒錯,但關鍵的細節他也沒提。
比如如何快速抽調兵馬?
誰來統領和指揮?
如何協調統一作戰?
如何通知其他的部隊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皇上,為今之計,臣也贊同安將軍的建議。”
“臣附議!”
……
其他人也沒有好的辦法,趕緊贊同,否則莫來再問自己,自己又拿不出更好的辦法,那樣就麻煩了。
“我雖不為大西國臣民,但大西國和我魯國即將喜結連理,外敵來犯,我定當同仇敵愾,抵禦強敵於境外。”
肖如山見莫來看向自己,也不得不站起來表態,不過一開始就是套話。
不過肖如山可不認為這是套話。
他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要喜結連理了,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相當於向天下人宣佈,他兒子要迎娶琉璃公主了。
這麼一宣佈,莫來還敢反悔麼?
“我認為當務之急首先是加固落霞鎮和天陽城之間的防守,防止對方突然偷襲,其次才是抽調人馬。再者,落霞鎮和天陽城之間的道路已經不通,當然可以從哲別城進入八門城,再繞道益州之後再南下,設法聯絡上那幾只軍隊,但這樣太耗時耗力,恐怕等我們找到他們時,都不知是猴年馬月了。”
其他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議論紛紛。
“而要最快速度到達天陽城,還是要走這條路。”
肖如山掃視著議論紛紛的眾人繼續慢條斯理的說道:
“也許大家會認為此路不通,但在老夫看來,未必!”
“這條路是最短最快捷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是思路一條,但對於武道人士來說,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武道人士?!”
莫來一拍大腿,似乎如夢方醒。
“我大西國武道人士不少,宮中侍衛也有不少好手,我立即吩咐人讓他們想辦法將訊息捎送過去。”
“非也,皇上,非普通武道人士可完成,既然周寬軍隊將天陽城團團圍住,自然會想辦法防止天陽城和大西國之間的人員往來,防守定會嚴密無比。”
肖如山搖搖頭說。
“那肖王爺的意思是?”
莫來眼巴巴的望著肖如山問。
“我知道有武道高手在落霞鎮,如果將此事交與他們,我想這些應該都不是問題。”
“肖王爺快說,只要合理的代價,本皇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