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初中讀完就輟學,1998年到魔都打工,沒想到在一次意外中,進了劇組跑龍套。
這一跑就到了2000年,然後就是拍攝,由他本人編寫的劇本《芒井》,當小編在《芒井》獲得柏林評委會獎後採訪他時,王錚一臉平靜的娓娓道來。
他說,如果沒有那幾個月,在京都影視學院,系統的學習了一段時間,他拍不出《芒井》。
如果沒有一些人的幫助的話,他也拍不出這部影片。
當小編追問他哪些人時,他卻搖頭不說,原因竟然是自己不出名,不願意人說他蹭別人,“熱度”這個新鮮的詞語。
2001年的網民數量雖不像以後那樣有幾億人,但每年都在增加,這會上網的人,經常說的一句就是上網衝浪。
欣浪的這篇,關於51屆柏林電影節報道。
讓一些喜歡關注電影的人,也只是知道,哦,有個新導演,運氣不錯,第一部作品就在國外獲獎了,至於名字可能就記得不太清楚了。
王錚的名字,在欣浪網上也只待了一天,彷彿河面上落了片秋葉,隨後便悄然而逝。
“錚哥,以後怎麼辦?”睡在裡鋪的王保問他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有手有腳的,總不至於餓死吧。”王錚拒絕了王保給他的那唯一枕頭,將雙手墊在腦後,說道。
“要不你去找吳通,讓他給你介紹,有臺詞的角色那酬勞高,上次他撞見我,還問你呢,我說你出國領獎去了。”王保道。
“他現在怎麼樣。”王錚問道。
“混的可好了,手裡一大幫群演,在影片廠門口沒人敢惹,活頁多。”王保羨慕道。
“不用羨慕他,說不定你以後比他混的比他還好。”王錚笑道。
“我可不感想。”王保一臉笑意道。
“到底是練過的,勁頭真大。”半夜,王錚被凍醒後,看著王保雙手將被子揣的緊緊的,嘀咕道。
無奈,只好將自己的衣服蓋在身上,掏出煙點著後,倚在床頭背上,想著以後的出路。
按他早前的想法,自己先拍部成本低的電影取得點成績,這樣就願意有人投資讓他拍片。
現在《芒井》的收益肯定是有的,肯定也有人願意投資他繼續拍攝這類影片,但自己卻不願意拍。
國內的話,自己算是被禁了,國外又沒人投資他,拍攝其他型別的影片。
想著這些,他一陣無奈。
他猛抽了口煙自言自語道:“也只能去香江找找機會了,要是熬出頭,2年後在回來。”
一連2天,王錚陪著王保,一起去京都電影廠門口做了2次群演,期間碰到吳通,又喝了頓酒。
“錚哥,你真的去香江?”王保出租屋內,王保看著已經收拾妥當的王錚道。
“恩,要不然在國內我也拍部了片,只能去香江碰碰運氣了。”王錚回頭說道。
“在說,拍了《芒井》後,我心也也變大了,在去做群演,還真有點彆扭。”王錚笑道。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王保問道。
“說回來就回來了,也沒多遠,在說年底說不定我們就能遇到。”王錚說完,將收拾好的包拎起,朝外走去。
“回去吧,我這也不是第一次去香江,不用送。”王錚對著跟在後面的王保道。
見王保依舊我行我素的跟在旁邊,也只好隨他。
香江,這已經是王錚第三次來到這,前面兩次待的時間都很短,算是來去匆匆,而這次怕是要在這裡,度過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依舊是上次所住的那棟“桶子樓”,短短的幾天功夫,房租已由原來的600漲到700。
王錚看著那老闆娘,此刻正吐沫橫飛的講著香江物價天天漲,房間也得漲,總之就是你到哪都是這個價,愛住不住。
走廊裡,看著一間10來個平方的小房間,王錚不由自嘲一笑,這到是挺像前世那《功夫》電影裡的那棟樓。
等老闆娘指定了他的屋子後,王錚將包裡的東西一件件拿了出來,擺在了床邊的那張小桌上。
一連半個月,他不斷進出香江電影公司之內,想將自己推銷出去,可惜,他就算是做副導演都無人問津。
到是有個小公司的老闆,見他能在國際上拿獎,問他願不願意拍攝地下電影,如果願意的話到是可以讓他做導演。
王錚瞄了眼那所謂的劇本,見上面一行寫著什麼:“直搗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