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叮,宿主目前所掌握的裴旻劍器舞舞種階段為專精。”
這就是武琅參加快本前接到的挑戰任務,這個任務又多了一個階段的劃分,讓武琅覺得有點東西。
他目前就知道專精後面是出神階段,他猜測出神後面是入化,在後面是什麼就不清楚了,至於別的舞種為什麼沒有這個劃分他還不太清楚,估計這是劍舞分類的特色吧。
節目給武琅準備的劍舞服是一身白色的古代俠客的衣服,武琅要了一個斗笠戴著,因為他看過一個古典舞劍舞《越女凌風》的劍舞獨舞,其中舞者出場後向後甩斗笠的動作讓他覺得非常帥氣,於是就借過來用一用。
裴旻劍舞,是一種至剛風格的劍舞,而武琅卻偏偏要用一首比較抒情的古風歌曲來跳,因為他覺得這首歌的歌詞寫得非常好,很有意象無盡的感覺。
他原本是想用仙三的歌曲《落入凡塵》來跳的,後來發現這首歌整首都太柔了,感覺上就是差那麼一點。
“乘一葉扁舟入景隨風望江畔漁火
轉竹林深處殘碑小築僧侶始複誦
葦岸紅亭中抖抖綠蓑邀南山對酌
紙錢晚風送誰家又添新痛……”
這一首《南山憶》的旋律一響起,聚光燈就照在了武琅的身上,他身穿一襲白衣,頭戴斗笠,腰間別著一把長劍,單腳站立,姿態挺拔,肆意如同劍仙。
下面的觀眾歡呼起來,武琅卻閉上了眼睛全神貫注地感受自己手中的劍,不受到外界環境的任何影響。
這就是一個專業舞者對待舞臺應該有的態度。
在歌曲的前奏奏響的一瞬間,武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單手將斗笠向後斜斜一拋就丟擲了場外,然後半秒內抽出了手中的劍,劍鞘向著另一個角度飛去,握著劍鞘的那隻手捏成了一個劍指。
劍指過後,武琅將劍指天,抬起一隻腿用力一踢剛好踢到了手腕處的劍柄,只見他單腳穩穩斜斜後靠定住,整把劍就這麼被踢上了天,劍穗翻飛,劍光閃爍。
武琅單膝跪地將手撐地原地一個帥氣的後空翻,寬大的衣袍在半空抖出了一個誇張的幅度,隨後他看準劍柄落下的方向飛出一腳,身子又向另一個方向傾斜,那把劍又飛到了原先的弧度,武琅一個標準大跳將劍穩穩接過。
這一段如同雜技一般驚險的動作,其實不全是劍舞裡面的動作,而是裴旻劍舞這一個劍舞裡面的動作,顏真卿曾有詩曰: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
其中描寫的就是裴旻這個劍聖在舞劍時候驚豔的表現,他的劍舞不僅觀賞性十足,有很大可能還有實戰能力,畢竟這位是真正能提馬作戰的大將軍,若是單純用來表演的話,武琅認為還是公孫大娘的劍器舞要花哨一些。
其中這將劍扔得花裡胡哨,讓它像一道閃電一樣不可捉摸其軌跡的劍舞動作,是武琅經過系統訓練得到的,標準不標準武琅不清楚,但是看起來真的相當驚險就對了。
手中握劍,武琅便像是有了兵馬的大將軍,他想象著裴旻劍聖征戰沙場的狀態,開始了劍舞。
古典舞中有點翻和串翻的旋轉動作,劍舞裡也有諸如此類的運用。
點翻是“點翻身”,腳下以主力腳為軸、動力腳點轉,上身完成“立圓”運動線上的原地翻身動作,形成“風火輪”般的視覺效果。
通俗來說便是展開雙手在原地進行旋轉的動作,主要是使得上半身看起來像是個圓一樣。
串翻就是“串翻身”,是在上身完成“立圓”翻轉的基礎上,腳下做左右腳交替跳步,形成移動成線的翻身動勢。
通俗來說串翻就是一邊橫移一邊點翻。
而在裴旻劍舞中,為了表現出那種狂暴剛猛,一往無前的氣勢,武琅大跳成橫掃之勢後,又一個靈活快速的串翻將劍舞成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手提著劍加上串翻跳躍,使得武琅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吊著威亞在飛的劍客一般玄幻。
“獨攬月下螢火照亮一紙寂寞
追憶那些什麼你說的愛我
花開後花又落輪迴也沒結果
苔上雪告訴我你沒歸來過……”
音樂繼續進行,武琅快速舞劍,裡外腕花抖出了無數劍花。
這套劍舞的攻擊性很強,在腕花的同時還加入了很多直刺的動作,眾人就看到一圈劍光中有一道游龍驚電直出,猶如一點寒芒直刺咽喉,直視劍舞甚至能感覺到喉嚨的一股涼意。
直刺,橫劈,環遊,橫掃!
武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