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惹眼,衣服的款式,繡花以及頭上那兩朵粉紫絹花的流蘇,都讓她出盡了風頭。同時明珠『性』格大氣隨和,又會很多打絡子的手法,於是很快的就融入進了這個圈子裡。雖然也有眼紅的,但是明珠卻不會和那些小丫頭們計較,對於那些含諷帶刺的話就當他們在放屁罷了。
烏雅一家復出的很成功,整個上流圈子都知道烏雅家有個漂亮的女兒,待字閨中。也都知道烏雅一家真的發達了起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貴人們也就在茶餘飯後說幾句,拋在了腦後。到是也有心動的,想著藉機靠上四貝勒,可是烏雅家的家底和尷尬的身份卻讓他們舉足不前。
明珠本就不願就這麼隨意的被胡『亂』嫁掉,雖然註定了要盲婚啞嫁,但是13歲嫁人和20歲嫁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明珠可不打算這麼小的年紀就被人合法摧殘,能拖一天是一天。
索『性』就再不願跟著額娘一起出門。雖然明珠愛死了穿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到處去作客,極有禮物手又可以吃好吃的。但是愛美和自由之間,她還是可以輕易的拋棄前者的。
烏雅太太勸了兩次,也就做罷了。女兒還小,家裡條件有限,就連明珠的嫁妝自己都還沒攢夠,早早嫁了只會過去受氣,不妨就多留幾年吧。至少得等到自己能般明珠置辦一整套的嫁妝才好。
烏雅太太知道嫁人的苦,也知道做姑『奶』『奶』的這幾年是一個女子一生中最輕鬆快樂的日子,明珠從小就沒享過什麼福,盡是跟著一家人吃苦來著了。烏雅夫人心裡滿是內疚自責,卻不願再違了明珠的意願,只能嘆息一聲,進了屋去。
日子一天天的好過起來。明珠每日就跟著網上的花樣畫圖,然後賣給如意坊。
如意坊是整個北京城最大的金樓和繡樓。比之前明珠合作的那個翠大娘的繡坊大多了。這也是翠大娘牽的線。不然人家都不願搭理自己一個小孩。
如意坊明面上是漢人開的店。屬私底下卻是屬於郭絡羅氏家族的。畢竟旗人不能經商,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明珠第一念頭就覺得那是九龍中的老九的店。扒著手指頭一算,發現這時候九阿哥差不多也有個二十歲的樣子。應該往外發展了吧~~~~~
頓時就覺得有點心虛。自己是烏雅家的,去郭絡羅氏做買賣真的好麼?
殫精竭慮了好多天,最後明珠看著空空如也的荷包,還有那如何都積攢不起來的六百了銀子,卻只能自我安慰道:姓烏雅的人家多了去了,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其實也是明珠想多了,腦子裡全是九龍之間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爭鬥。才會這般忌憚。
旗人之間相互來往還是很多的,畢竟所有的滿族人算來算去也就那麼多,彼此大多有姻親聯絡著。哪怕就是四爺,在一些不重要的崗位上,也是任用著其他族的人手的。
畫點花樣子,對於明珠來說簡單極了,既可以省下點錢,有能避免拿出東西被懷疑。且不說淘寶現在可以搜尋更多的飾品服飾,就說那些商品詳情裡的設計圖紙就一抄一個夠。
一張首飾設計圖十兩,全套的首面下來能得個八十兩銀子,一套完整旗袍一百五十兩。繡花樣子簡單的五兩,複雜的根據其具體框架議價。反正明珠是沒有吃虧。
為了避免太惹眼,明珠一個月只描兩套首面,五隻首飾以及一套旗袍至於那些花樣子,大多是在休息時充當調劑所畫的。
總的加起來,大概可以收個五百兩左右,也抵得上當的那隻簪子了,說起那隻簪子,隨著明珠常識的增加,到現在再傻也知道自己當便宜了,雖是如此卻也卻不知道它具體能值幾個錢。
當然,如意坊賺取的要更多。這就是商界的規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用錢賺錢,永遠是最快的。
系統裡面已經有了四百兩了,再籌取六百了,明珠就能升級到2級,從而就可以開啟新的購買模式。到時候應該會選擇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