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大小戰船建成,而這還是因為木料供應不上的結果。
而在鎮江江面之上,新編的青州水軍已有了些規制,儘管戰鬥力還很值得懷疑,但渡個江卻是沒有什麼問題。
帝國五五七年八月中下,來到鎮江的青親王,司徒浩乘坐自己的全新座船,一座巨型大樓船從鎮江港出發,而緊隨在後的是,上千艘大小戰船運載著十萬大軍橫渡天河。
那無數的船帆遮天蔽日,無數的船影好似一道攔江索道,從天河北一直綿延到天河南,最後在青州天河南岸北江縣渡口登陸,青親王司徒浩正式進軍揚州。
而在天河上游千餘里的地方,同樣的一場大渡江也在上演,規模同樣蔚為壯觀,不過跟從北而南不同的是,這些船隊卻是從南而北。
冷卓在楚州,奔襲襄陽,大破襄陽王,襄陽反亂平復,然而作為幕後黑手,同樣也是襄陽反軍中的中堅力量的李唐叛軍,卻是利用帝國大軍齊聚襄陽的空隙,竄入了廣陵府。
趁著廣陵府空虛之際,卻是接連閃電般的攻佔了廣陵府的兩郡數縣,帝國兵馬緊隨而至,在廣陵府戰了一月有餘,因兵力不足,佔地又接連被楚州兵馬奪回。
而就在這個時候,因為帝國新皇登基風波,中州李唐叛軍卻是迎來了難得的喘息之機,而作為牽制楚州一路的兵馬自然也不用繼續留在楚州牽制,所以同意這支已經被打殘的三個折衝府殘兵回中州。
不過在這之前,李唐卻是又派出兩個從青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