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放開手(1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沈偉懸著的心逐漸落到了肚子裡,聽方辰那麼一說,他頗有種撥雲見日,眼前一片光明的感覺,覺得完成一千萬的銷售額並不是太難了。

畢竟市場有,並且是無限的,一片荒蕪的,最重要的是方辰在盈利上也放開了。

生產力那就更不用說了,足夠的不能再足夠,甚至他看過了,倉庫裡還堆著一堆以前生產好,但沒賣出去的交換機。

那麼唯一制約這一千萬銷售額的,就是銷售團隊,必須要有一支能打的,能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經千辛萬苦也要達成目標的銷售團隊。

這支銷售團隊,更要有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踏破腳皮的四皮精神。

沈偉眼中光芒大放,他有打造出這樣一支銷售團隊的信心,如果連最後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他還是遲早退位讓賢吧。

方辰靜靜的看著沈偉,這一千萬是對沈偉的考驗,更是對擎天通訊的考驗。

是的,他有錢,現在可以砸錢做,慢慢來,可以等到04機研製出來再發力,現在無非就是養著大家而已,老鄧頭說整個擎天通訊一年的工資是七百萬。

哪怕翻一倍,一千四百多萬,對於他來說又算得了什麼?

他所有產業加起來,一天的盈利就是一千萬出點頭,一年一千四百多萬養著就養著了。

但方辰覺得這樣真的不好,溫室裡的花朵是長不大的,稍微經歷一點風雨,就被摧殘的七零八落,慘不忍睹。

他始終覺得一個企業想要發展,最大的因素是人,人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如果一個人沒經歷過挫折,那麼當困難真正來臨的時候,這個人將一擊而潰,這樣的企業更沒有前途而言。

而且要知道,前世華為在明年,所擁有的技術不過是48門的使用者機而已,整個企業的員工不足三百人,準確來說是二百七十來人,當然這麼少的人跟華為把交換機的生產交給其他代工企業有關,華為的員工大多數都是研發和銷售人員。

但其在92年全年的銷售額破億了,93年年初,任政非開全體大會的時候,專門做了一百個金牌獎勵給做出突出貢獻的銷售人員。

所以說,方辰真不認為,他現在要擎天通訊每個月銷售額超過一千萬是個多麼過分的要求,擎天通訊不管怎麼說都比現在的華為強的太多。

當然了,擎天通訊也不是沒有不利因素,華為地處鵬城,而鵬城作為華夏改革開放的標杆,經濟最為活躍的地方,每年成立發展的企業比起洛州來說,要多上幾十倍,上百倍。

只要華為有交換機生產出來,那就不愁賣,甚至說個不好聽話,鵬城的市場不但養活了華為,還養活了中興。

同時能養活,兩個華夏最大的世界級通訊裝置企業,這就是鵬城的強大之處,甚至可以說全國只有鵬城可以做到。

相比之下洛州就悽慘的多了,內地,窮困省份,重工業基地,思想不開闊,人們崇尚鐵飯碗,喜歡過舒適穩定的生活。

這一點從電話裝置廠的中高層管理,明知道他方辰身價幾十億,未來的擎天通訊肯定有大發展卻仍舊毅然決然的炒了他的魷魚,去機關,去其他國企拿著一兩百的月薪,就看出來了。

一想到這,方辰就充滿了怨念。

思想氣氛是這麼個情況,那麼下海創業的人就少的多,在這一點上甚至有可能集中原省一省之力,都比不過鵬城,企業少,自然對交換機的需求就更少。

如此一來,擎天通訊就需要下更多的苦功,出更多的苦力,才能達到跟華為相同的結果。

另外一點,那就是以前電話裝置廠能用這麼大的規模,是因為吞併了荊楚省的536廠,而536廠則主要是生產電話機,也就是說電話裝置廠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產電話機的。

電話機不論產品單價還是利潤,都顯然是不如交換機的,所以電話裝置廠每個月都要從交換機上補貼一部分利潤給生產電話機的分廠。

再加上電話裝置廠還需要負擔足足相當於現職員工百分之四十的退休員工。

以上種種,都是現在擎天通訊所需要面臨的困難。

現在方辰其實心裡打算,以後電話機停止生產,全部轉入到交換機的生產中,對於整個華夏現在每年三四百億的通訊市場,甚至未來上千億,上萬億的通訊市場來說,只要擎天通訊能夠生存下去,那麼原有的交換機生產線能力肯定是不足的。

至於說電話機這一塊他也不打算放棄,但凡能用的,包括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