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此時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默不作聲。
方辰心中更是五味雜陳,感慨良多,甚至感覺如果自己是張宇的話,恐怕真有種無力的窒息感。
他此時真正體會到了華夏企業崛起的意義。
在前世,特別是1998年之後,哪有這麼多的么蛾子,散熱板壞了就壞了,打個電話給廠家,直接就再換一塊了,壓根不會談錢的事情,一臺幾百萬的裝置,去談幾十塊錢的散熱板費用,這不是搞笑嗎。
至於說什麼檢測費,壓根就是扯淡,廠家巴不得過來檢測。
當然了,如果檢測出問題,廠家維修依舊是要收錢的。
但這種方式,顯然比不管有毛病沒毛病,先在檢測上被宰一刀來的讓人舒坦。
可這種方式在現在就是奢望,富士通,朗訊他們這些國外公司把持著技術,形成了實質上的壟斷,那自然是他想怎麼收費就怎麼收費。
現在他嫌棄富士通太黑,可說不定朗訊他們更黑。
壟斷給予他們這樣的底氣,愛用不用,用的話就要按照我的規矩來的底氣。
念頭一轉,方辰自嘲的笑了笑,他有什麼好感嘆的,這種路數又不是富士通他們獨有的,這些國外企業對華夏不一直都是如此。
這些國外大企業在進入華夏之後,可以說是都相互商量好的,壓根就不存在競爭這兩個字,各自劃分地盤,你的地盤做你的,我的地盤做我的,互不干涉,互不攻擊,建立攻守同盟,透過壟斷獲得暴利。
對於他們來說,打的你死我活太不划算了,市場佔有率再高,可比起壟斷能獲得的利潤來說,還是有些太低了,最終只能便宜華夏人。
如果華夏一旦在該技術上獲得突破,那麼這些國外企業就急了,降價,大規模的降價,企圖利用自己的規模優勢,絞殺剛剛誕生的華夏企業。
如果不能絞殺的話,那就收購,以強大的資本來收購與其競爭的華夏企業。
他前世有個朋友是幹化工的,有一種材料只有歐美有,而且全世界的用量也都不多,一噸大概三十萬吧。
好不容易國內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了,一噸二十萬,然後歐美那邊直接聯絡他那個朋友,說降價,降到十七萬一噸。
當時他那個朋友就把檔案摔在了桌子上,不買,降價都不買。
後來,他那個朋友給方辰說,他不能買啊,如果買了的話,國內的那家材料企業說不定就要倒了。
因為這種材料,本來用的就不多,方辰那個朋友的公司,就已經是那家材料企業最大的客戶了。
那家材料企業,如果倒了的話,歐美那邊肯定是要漲到三十萬的,甚至更貴,所以他寧願用國內二十萬一噸的材料。
降價競爭不成,那就收購。
去年申城家化和莊臣合資,原本佔據全國百分之二十市場份額的美加淨商標被擱置,莊臣向申城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就是為了將美加淨品牌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
申城家化的銷售額從三億直接降到了不足六百萬。
雖然申城家化在1994年出五億收回了美加淨商標,但是大勢已去,毫無回天之力。
此後,例如大寶,紅心牌熨斗,南孚電池,樂百氏等等這些華夏品牌被外資收購後,迅速衰落的事情,屢見不鮮。
不過在通訊行業則反過來了,前世巨大中華快速崛起,很快就把交換機每線價格從三四百美元,打到了四五十美元,並且在千禧年之前,幾乎將所有的國外通訊裝置企業逐出了華夏。
之後,國內的通訊裝置企業,仍未停止前進的腳步,繼續進軍海外市場,成為國際通訊裝置巨頭,打的朗訊他們敗的敗,死的死,消失的消失,只剩下一地雞毛,再也不復現在如此囂張跋扈,愛買不買的模樣。
張宇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對著麻生俊說道:“那儘快安排一位工程師過來檢修吧,散熱板到時候也帶過來一塊,另外出國考察的事情也要儘快落實。”
雖然心中不情不願,但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能有什麼辦法?
富士通的價格已經算是國外廠商中最便宜的了,朗訊,愛立信他們更貴,而且不管是虛偽也好,禮貌也罷,這東倭鬼子還會沒事來個九十度鞠躬,那些歐美白人,簡直就是拿鼻孔看人的。
別說講價了,完全就是愛買買,不買拉倒,反正排隊人的一大串,生產都生產不及,多你一個郵電局,少你一個郵電局無所謂。
想到這,張宇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