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方辰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對著眼巴巴看著他的張宇說道:“對不住,走神了,張科長請繼續。”
張宇尷尬的笑了兩聲,“我給我們局長彙報工作的時候,我們局長也經常這樣,不過這也正常,像您這樣的人,肯定日理萬機,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要考慮,偶爾分心那簡直是太正常不過了。”
他本以為總走神,是因為局長年齡大了,可現在來看,似乎並不是如此,畢竟方辰年紀輕輕的也走神啊。
“技術上最大的差距就是容量差距,東倭的富士通F-150最小的裝機量是千門,最大可以安裝出五萬門,而電話裝置廠……”
說到這張宇看了方辰一眼,見方辰並沒有反應,然後這才繼續說道:“最小的是LT24,最大的是LT240,跟F-150之間相差了將近二百倍,以前還無所謂,但是現在在大容量裝機的時代,就顯得有些太落後了,至於說什麼響應速度,延遲,振鈴聲音的調控,計費程式,以及後臺的軟體的操作和便捷性,人性化都是小問題。”
方辰輕輕的點了點頭,不得不說,現在國內交換機和西方各國的確沒法比,要不然也不會將04機稱之為爭氣機。
國內跟國外相比,技術上足足被拉開了兩三代差距,但說起來交換機的原理其實就那麼幾種,磁石交換機,縱橫制交換機,空分模擬交換機,以及現在逐漸在各國普及的程控交換機。
也就是說,其實不論是電話裝置廠的LT240還是富士通的F-150,原理都是一樣的,其中的差距就在於最核心的使用者板和連線方式。
比如說華為的BH01一塊使用者板能帶兩個使用者,那麼LT240一塊板能帶八個使用者,至於說F-150大概一塊板就能帶五百個使用者或者一千個使用者,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差距。
而且使用者板能帶的使用者越多,體積越大,多個使用者板連線起來就越穩定,問題就越少。
BH01一共就只有一個型號,一臺交換機能帶二十四個使用者,容納十二塊使用者板。
LT系列,三個型號,一塊板能帶八個使用者,LT240則最大能夠連線三十塊使用者板。
至於說F-150,起步就是千門機,最大五萬,能帶五十個到一百個使用者板。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04機的技術比F-150這種富士通八十年代技術要先進不少,起步就是兩千門機,也就是單使用者板,或者應該說是單模組,能帶2048個使用者到3584個使用者,外圍模組最多可以增加五十個,終局容量是十七萬個使用者線。
方辰無奈的輕嘆一口氣,說實話,如果他是郵電局,他也選擇富士通,雖說交換機的使用者數可以透過堆積木一樣堆集起來,可誰都知道使用者板增加的越多,櫃機組數越多,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大容量交換機在產品的整合度上大為提高,跟小容量交換機相比,即便是同樣的功能,大容量交換機也減少了產品所佔的空間面積,還大幅降低了產品的成本。
至於張宇剛才說的那些什麼響鈴速度,計費程式,後臺軟體,他只能說感謝張宇給他留面子。
這些都是一臺交換機至關重要的東西,或者說是一臺交換機的內在才對,怎麼可能不重要,只是差距太大,張宇不好說而已,或者說跟容量問題相比,這些內在的差距,暫時還能容忍。
“技術是硬道理啊。”方辰幽幽的說道。
想到這,他不由的慶幸自己拿到了04機的技術,要不然才對技術上的差距束手無策那。
就拿華為來說吧,現在開始仿造BH01,並且把BH01的最大容納使用者提升到四十八線,也就是所謂的BH03K,然後又開始研製500門機,千門機JK1000,最後直到94年才開始研製萬門機CC—08機,只不過當時CC—08機其實只是個兩千門機。
也就是說技術跟04機一樣,都是單模板能帶2048個使用者,後來到了95年CC—08機才正式擴充到萬門機。
如果按照他的計劃,順利的話,明年04機就可以量產,可假如說最初他沒拿到04機的技術,能比華為提前一年,也就是94年的時候正式拿出萬門機,他就偷笑了。
“方總,這些都是硬體上的差距,軟體上的差距才大那。”張宇備感無奈的說道。
“張科長話裡有話啊?”方辰眼一眯,緩緩說道。
說實話,容量上的差距就已經是天壤之別,註定電話裝置廠,或者說幾乎所有國內企業都要被人家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