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華想的很清楚,洛州單晶矽廠加入擎天之後,全體員工工資大概能翻三倍,他這個做廠長的,至少能拿到二十萬以上的年薪,而且未來會更高。
有這麼大的誘惑在,傻子才會選擇什麼所謂的鐵飯碗。
再者說了,就算是他不願意方辰收購廠子,廠裡的一千多名職工幹部們能同意他嗎?
恐怕晚上就有人跑到他家門口,砸他家的玻璃。
電話機廠被方辰收購之後,紅火成什麼樣子,他們又不是沒有看到眼中,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富得流油,吃的、穿的、用的、家裡的裝修傢俱,家電都可以說是最好的,就差弄輛小汽車了。
整個在洛州生活的這上百個大中小廠礦企業,又有哪個是不羨慕的。
現在這天上掉餡餅的機會來了,哪還有往外推的道理。
並且,他前幾天把這事透出風的之後,整個廠都是喜氣洋洋的,笑容滿面,幹勁十足,就連一些已經退休的老幹部都跑到他這裡,問什麼時候,方辰收購的事情能落實。
雖說,方辰收購廠子之後,他們的退休工資不會提高,但最起碼這些年廠裡面欠他們的醫藥費,能給清了吧。
這幾年雖說單晶矽廠的效益不錯,但隨著退休生病的老職工越老越多,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這醫藥費什麼的,自然也就欠下了。
而且還別嫌棄,這都算是不錯的了,像一些廠,連工資還拖欠呢,一問就是廠裡沒錢。
既然全體職工都已經雙手雙腳贊同擎天收購,那他現在就把方辰當做大老闆來說,似乎也沒什麼奇怪的。
“這個廠的職工素質還是可以的,存在的問題跟現在國內絕大部分的企業都一樣,裝置和技術老舊。如果想要把這個廠給用起來,首先必須把多晶矽的產量給提高到一千噸以上,畢竟現在國際上公認的多晶矽廠的臨界經濟規模是一千噸一年,要是少於這個數,就很難說不賠錢。”
“另外,技術方面也必須至少提升到跟8英寸晶片生產線匹配的程度,也就是說至少要能生產8英寸晶圓片才行,但從目前看,這個廠現在是沒有這個技術,甚至連6英寸晶圓片的生產能力都沒有,要是我沒看錯的話,大概連技術儲備都沒有。”
張如京眉頭緊蹙,有些無奈的說道。
說真的,他雖然對國內半導體產業有不少的瞭解,但真沒有想到,都已經是國內技術和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了,居然會落後到這個地步。
可以說,這個差距跟國際水平相比,至少是十五年的。
僅僅生產規模的提升,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想要把一家年產量20噸的企業,至少提升到1000噸,那意味著這個企業的生產規模要提高五十倍。
可1000噸,真的是國際上公認,想要保持營收平衡,最起碼的規模,現在有的多晶矽工廠已經達到了3000噸。
聽了張如京這一連串話,田偉華頓時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在矽原材料企業中,他們洛州單晶矽廠已經是全國數一數二的企業,他啥時候聽過這樣的掛落。
他想反駁幾句,但一看方辰在,瞬間便熄火了,只得低著頭哼唧道:“6英寸晶圓的技術儲備,我們還是有一些的。”
他這倒並不是在說謊,八十年代,國內突破了5英寸晶圓和晶片生產線的全部製造生產方法。
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作為國內晶圓片的主要生產企業,6英寸晶圓片該怎麼搞,他們還是摸索過的。
但指望他們一個企業摸索出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他們要是能摸索出來的話,要科學院半導體實驗室,燕大、震旦這些國內著名大學的半導體系幹嘛吃的。
畢竟他們是生產單位,主要做的就是把技術給落實下來,並提高產量和質量。
然而張如京也沒有責怪其的意思,他只是對國內半導體產業落後到這般地步,有些頭大而已。
當然了,這也要怪方辰。
本來,他想的只是建一個晶片生產企業,給國內外的晶片設計公司做做代工,至於說原材料方面,自然是進口。
可現在,方辰居然要搞晶片,乃至於半導體的全產業鏈,什麼都要自己生產鑽研突破,那這真不得不說,就是另外一個難度飛事情了。
一下子,所面臨的困難,擴大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不過,方辰比他還難,他所需要解決的,無非是晶片的生產和技術所遇到的問題,而方辰所需要解決的是資本和投入的問題。
就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