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生產的產品太多,研究的專案就更多了。
這讓華為怎麼去比?
說個不好聽的,僅僅在人力和財力,這一塊,華為就輸的十分慘了。
人力方面,華為現在全公司,稱得上科研技術人員的連百人都不到,他所領導的中.央研究部,雖然比較精銳,科研實力不錯,但也只有不足三十個人,人力跟擎天通訊行動通訊實驗室相比,足足錯了快二十倍。
研發經費上,就更不用說了,差的更遠。
去年,華為營收超過了十個億,但利潤只有不到三個億,實際上能花在科研費用上的,連以一個億都沒有。
而就這不到一個億的研發經費,還是任總借高利.貸,拖欠所有員工一半公司才湊夠的。
沒辦法,誰讓華為太小了,這樣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已經到了破壞公司正常運轉,難以為繼的境地。
按照國際慣例,一般企業投入到研發的費用,通常會佔到企業營收的1%~1.5%,超過3%,就是妥妥的高科技企業,政府會給予稅收減免鼓勵。
可看看華為的研發費用比例,已經快到營收的10%了,這怎麼可能正常。
然而就是這不正常的研發費用比例,一跟擎天通訊每年二十億的研發費用相比,那也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而且最絕的是,擎天通訊即便花這麼多錢在研發上,還能盈利,形成良性發展。
沒辦法,誰讓擎天通訊太過於龐大了,去年營收高達兩百五十多億,再加上因為是華夏技術最先進,品牌嘴硬的通訊裝置企業,以及還有尋呼機,手機等等高溢產品。
然而最重要的是,還有方辰這個作為世界首富的好老闆。
擎天通訊一年花二十個億的研發費用,真不算什麼。
畢竟,擎天通訊剛剛起步,營收破億的時候,一年研發費用就超過了五個億。
這營收和研發費用的比例誰給算算,百分之五百了都,這哪是正常企業能幹的事情,簡直沒天理。
想到這,李一南著實有種頭禿的感覺,人手差二十倍,研發經費差的更多,這讓他怎麼追趕去。
說個不好聽的,他千辛萬苦的研發出了2G網路,擎天通訊都已經不知道走到哪了,鬧不好3G都快研發出來了。
“看樣子,我們似乎沒有跟擎天通訊在2G網路上,競爭的可能。”李一南垂頭喪氣的說道。
“不跟擎天通訊競爭,就不跟擎天通訊競爭,這無所謂,我想的是,一邊我們自己研發,一邊我們要想辦法從歐洲或者美國聯絡,拿到一些技術支援,來保證我們自己能生產出合格的2G網路裝置。”任政非說道。
“您這說的是什麼?”
李一南等人楞了一下,他們怎麼有種腦子轉不過來彎的感覺,不知道任政非說的是什麼意思。
“擎天通訊家大業大,當然可以走跟國外通訊裝置企業,真刀真槍,硬碰硬,在主要戰場正面對抗的策略,而華為太小了,想要自己研發出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基本上不可能的,也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