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非,至於歐美,東倭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其自然也有購買力,而且購買力比華夏還要強大的多才是。
想到這,方辰的神情突然變得有些唏噓。
此時的華夏在全世界上的經濟版圖上,只佔據了不到2%的位置,連個角都算不上,任誰都沒想過,華夏能在未來世界的經濟領域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充當帶領全世界前進的發動機。
所以說,擎天通訊揚帆出海,到海外去,還是大有可為的。
而且擎天通訊的產品力,透過梟龍尋呼機已經得到了證明,大量的當地經銷商或者個人向擎天在當地的銷售點詢問,能否購買到梟龍尋呼機。
因為梟龍尋呼機的產量並不高,國內這邊都不夠賣,還有大量的黃牛存在,所以不管方辰,還是段勇平都沒動過將其賣到國外的想法。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新的行當,“代購”。
一些被安排出國的國人,會先從國內的親朋好友那裡借上一筆錢出來,購買一到兩臺梟龍尋呼機。
多的話他們也買不起,而且也沒這麼多的貨讓他們買。
然後這些人會人肉將梟龍尋呼機,背到自己要出國的目標國,再賣給當地的一些華人,從中掙取一筆差價。
如果不被坑的話,差不多一臺能掙他們在國內兩個月的工資。
至於交換機就算了,國內是因為起步晚,八十年代中期,才引進了第一臺萬門程控機,而真正大力發展,還要落到九十年代以後。
而國外,即便是東南亞那些,也早在七八十年代,被朗訊,富士通,東倭電氣這幫混蛋給佔領的七七八八,所以擎天通訊真沒有到那裡去做交換機的必要。
但是行動通訊網路就不一樣了,行動通訊網路是這兩年才興起建設的,摩托羅拉,愛立信他們連歐美都沒有建設完畢,還沒有精力和能力去其他國家繼續攻城略地。
然而這就給了擎天通訊機會,方辰相信這些國家地區對於行動通訊,手機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再加上,小霸王在東南亞已經經營了兩年多,政商關係什麼都搞得不錯,並且也藉助經銷商制度,跟當地一大批的權貴,地頭蛇結下深深的聯絡。
可以說,這些經銷商才是小霸王在國外銷售的主力軍,而不是像國內這樣,大部分都是擎天的直營店。
小霸王每到一個新地方,就會公開招募經銷商來銷售小霸王的產品,而挑選的經銷商都是在當地比較有能量,罩得住的。
因為小霸王的產品一直都十分熱銷,利潤率高,最起碼比索尼,任天堂這幫東倭企業給他們的利潤高,所以這些經銷商對成為小霸王的經銷商,一直都是趨之如騖。
沒辦法,誰讓小霸王在國內的生產成本每臺還不到二百塊錢,遠比索尼和任天堂在東倭本土,又或者委託給灣灣生產低多的。
自然分給經銷商的利潤,就要比索尼和任天堂多的多。
因為利潤足夠高,這些經銷商也願意賣小霸王的產品,這也就推動了小霸王對當地市場的佔領。
而且因為國外的收入普遍比現在的華夏高,也就是財(人)大(傻)氣(錢)粗(多),即便這些經銷商拿走很大一部分利潤,可小霸王的利潤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反而比國內自己做直營店的利潤還要高一些。
再加上像郭家,林家這樣的東南亞華裔大族幫襯,小霸王在東南亞,甚至南非,北非的發展,幾乎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這兩個地方基本有小霸王的經銷網路在,並且在當地不是做到了第一,也至少是前三。
並且最近,小霸王還打進了南美洲以及墨西哥這樣的拉美地區。
前一段時間,金至江給他彙報工作的時候,都說了,現在小霸王在海外的收入,已經佔據到了小霸王全部收入的30%,這著實不是一個小比例。
所以說,方辰相信,擎天通訊揚帆出海的結果一定不會差,甚至有一天,國內外的銷售佔比達到各50%,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現實也逼迫著擎天通訊如果想要繼續有大發展,必須要揚帆出海了。
時針飛速在鐘錶上劃過,白駒過隙,時間很快就來到了1995年。
元旦那天,擎天的新廣告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後正式出場。
方辰和段勇平,沈偉,金至江他們幾個思來想去,還是放上了擎天現在主打的幾個消費型電子產品。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去年大火的影碟機,然後擎天手機,梟龍尋呼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