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國內企業紛紛雄起,民族工業氣勢大漲的時候,還出現過一些有趣的小插曲。
一名退伍士兵,在中原省商都最為繁華的二七廣場,開了一家不足一百平米的“紅高粱快餐店”,並宣稱未來將全面挑戰全球快餐霸主麥當勞。
其面對媒體時,侃侃而談說:“哪有麥當勞,哪裡就有紅高粱”,並誇下海口,要在千禧年的時候,在全世界開兩萬家連鎖店,其中有六千家還要開在國外。
如此高調的行為頓時引起了國內數百家媒體的熱烈報道,甚至就連美國三大有線電視網都對其進行了採訪。
無獨有偶,申城新亞集團則推出了“榮華雞”與肯德基抗衡。
其口號也是“肯德基開到哪,榮華雞就開到哪!”
而且方辰記得,在前世,隨後的幾年中,申城和燕京城裡,凡是有肯德基的街道,必定有榮華雞的身影,生意還十分火爆。
申城黃埔店號稱每年有三百萬的利潤。
但可惜的是,這兩家奇葩的企業,都最終化作了一場鬧劇,在隨後的幾年,因為資金鍊斷裂,各分店紛紛倒閉告終。
幾乎與此同時,在龍井的原產地,杭城發生了一場“國茶保衛戰”。
一家英國紅茶公司計劃出資二十萬元,在杭城華夏茶葉博物館門口做一個品牌廣告。
當時訊息一出,媒體譁然,幾乎全部將其視為挑釁。
博物館不但拒絕了廣告,國內的茶葉專家還集體發表了一片情緒激昂的《國茶宣言》。
更有意思的是,華夏消費者向報社寫信,指稱東芝的空調質量不好,製冷效果非常差。
可結果,這家公司的總工程師在面對華夏記者提問的時候,居然說:“空調之所以運轉不正常,是因為華夏的空氣太髒了。”
或許這只是一個技術性的回覆,但其中透漏出的傲慢和不禮貌在電視機中,卻幾乎溢位了螢幕。
不但引來了媒體的集體炮轟,一位讀者在給報社的信中赫然寫道:“既然嫌棄華夏的空氣髒,那麼,他們就滾回東京去吧。”
然而這些,只是此時國內民族意識高漲,支援國貨聲浪的縮影之一。
可以說,在華夏品牌的快速成長,以及振興民族工業成為了一種濃厚的公眾心理氛圍,再加上東倭企業的傲慢。
大劉那句“毀滅自己的,不是無知和弱小,而是傲慢”這句話再次得到了驗證。
這些東倭公司一直將華夏市場視為除了本國,歐美市場之外的“第三世界”,所以拒絕將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投放到華夏市場。
於是,原本在華夏佔據著領先優勢和統治性品牌號召力的東倭家電品牌,已然在逐漸的失去自己在華夏市場的份額。
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跟方辰,跟擎天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些個所謂的跨國公司,全球企業在面對著華夏電子行業大門為他們敞開的誘人局面,居然遲遲沒有行動,讓方辰足足當了快半年的看客。
以至於,方辰有時候都覺得上面放開電子行業,簡直就是放開了個寂寞。
但很快,方辰就再次被打臉了,還真有不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