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還拿黃袍加身來說,如果趙匡胤不當皇帝,那他下面的將領們,又如何封侯拜相,做大將軍,統領千軍萬馬。
畢竟他們怎麼說,也不能超過趙匡胤去。
想了想,方辰擺了擺手說道:“商會什麼的,其實就算了吧,你們也知道我性子懶散,即便成立了商會,一年也不會參加幾次,跟太多的人打交道。所以像現在這樣,大家沒事在一起聚聚,吹吹水,其實也挺好的。”
也不管何興業他們究竟有多麼的心有不甘,方辰繼續說道:“不過這個光彩事業,我們到是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企業家,作為華夏先富的那批人,我們有責任來幫扶一些落後地區,貧困人民。”
何興業和馮倫猶豫了一下,不由點了點頭。
因為跟方辰在一起時間長的緣故,他們對於做慈善並不是那麼的排斥,有時候地方上,家鄉的領導幹部找上門,他們到也會慷慨解囊一下。
至於柳元俊則表現的尤為淡定,甚至他本來打算,如果方辰不願意參加這個光彩事業,他還會規勸一二。
作為燕京數一數二的紈絝,他對於光彩事業,其實知道的更為詳細一些。
這光彩事業雖然說是劉永好他們這十個民營企業家在號召,但其實背後,真正主導的是兩位地位並不次於他爺爺的大佬。
有這兩位大佬為光彩事業站臺,如果方辰能讓光彩事業辦的很好,持續的搬下去,讓那兩位大佬面子上有光彩了,他覺得這兩位大佬並不會介意讓方辰的臉上也有光彩。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三贏的計劃,做得好,貧困戶,企業家,兩位大佬都有光彩。
說完這些,方辰直接吩咐吳茂才道:“你給新希望的劉董打個電話,說我願意響應光彩事業的號召,如果他有空的話,來燕京,又或者我去天府找他面談都可以。”
見方辰這次居然如此的雷厲風行,馮倫等人不由詫異的看了方辰一眼。
依照他們對方辰的瞭解,方辰對光彩事業感興趣,他們並不奇怪,但方辰如此急不可耐的想要加入光彩事業,他們就有些理解不了了。
畢竟在他們印象中的方辰,基本上還是挺懶的,不到逼不得已,不得不動的時候,通常是不動的。
反正他們做不到,像方辰這樣,有這麼一大灘生意,還能在俄羅斯待幾個月不動彈一下的。
他們承認,俄羅斯的確需要方辰坐鎮,但十分局勢真的緊張到,連方辰回來一下都不行嗎?
大可未必吧?
說到底,還是方辰自己懶得動彈。
就這麼一個懶蛋蛋,居然現在就要見劉勇好,甚至還願意專程跑到天府去,這就有些讓他們這些人無法理解了。
而方辰之所以這麼支援光彩事業,則是因為光彩事業做的的確不錯。
光彩事業,前世做了差不多二十五年。
這二十五年,不算會員們的自行捐助,僅僅說光彩事業的執行委員會,光彩促進會組織的“光彩行”活動就覆蓋了華夏所有的貧困地區。
有十萬多人次的企業家參與,投入資金更是高達七千多億華夏幣,安排就業高達千萬人,幫助了一千多萬人實現了脫貧。
當然了,在進行光彩事業的同時,企業也得到有關機構的扶持。
並且要知道,光彩事業是扶貧事業,而不是簡單的捐贈,企業在支付完貧困人口的務工工資之後,所獲得的利潤都歸企業所有,並且還能享受一定的免稅額度。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企業,願意參與到光彩事業的原因。
至於方辰,到沒有把這些利潤看到眼中,他的目的還是儘可能的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
這倒也不是說他有多麼高尚。
作為新晉世界首富,他是理所應當再那點錢出來做慈善,做扶貧的。
所以說,就算是沒有光彩事業,他自己也是要多拿錢做慈善的。
而且據他了解,前世做光彩事業的企業,基本上都沒有賠錢的,幾乎都賺了一筆。
所以說他加入到光彩事業中,不但面子有了,扶貧慈善的目的達到了。
並且錢上還不受損失,弄不好還有小賺一筆,挺好的。
至於像新希望集團這樣的農業企業,更是賺的盆滿缽滿,要不然的話,新希望也不會前前後後拿出來五六十個億來做光彩事業。
當然了,他來做光彩事業,肯定不會是衝著掙錢來的。
又或者說,即便掙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