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自己好不容易研發出這麼好的萬門機,卻擠不進如今國內的交換機市場了。
現在國內的交換機市場基本上都被擎天通訊給佔領,而剩餘的份額則也被巨龍集團,中興、聯想、申城貝爾等企業給瓜分。
其實這倒也無所謂,反正華為之前也比不過這幾家公司,所以一直走的是主要市場在農村,鄉級以下的農話局。
現在隨著萬門機逐漸普及開來,價格什麼都下降了,相信這些農話局也有開始購買萬門機的需求了。
但他們卻發現,原來在五百門機時代,幾乎快要佔領長江以南農話市場的華為,在如今的萬門機時代,突然變得不好使了。
這並不是說這些農話局沒有更換萬門機的需求,相反他們不但有,而且還很強烈。
然而這些農話局紛紛拒絕使用華為的萬門機,其中固然是因為華為上一代的千門機,並不好用,採用了錯誤的技術。
更多還是因為農話局的人認為萬門機投資太大,選擇華為這個萬門機市場的新玩家,冒太多的風險,他們還是更傾向於採購擎天,或者巨龍集團,中興的產品。
而且即便他們同意了,上級部門也不會批准的。
所以在譚主任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幾乎一拍即合,立刻答應了譚主任的邀請。
其實說白了,這些農話局之所以不採購華為的裝置,不就是因為現在的華為沒有名氣,而且還是民企,沒有國家在後面背書,所以農話局才會不採購華為的裝置。
如果華為能在央視的黃金時段打一年的廣告,不但名氣有了,還獲得了央視的背書。
這年頭,大家還是很信賴電視臺的,別說央視這樣的國家喉舌,就是縣級電視臺說點什麼,打點什麼廣告,都還有大量的擁躉願意相信。
再者農話局也是體制內的一員,對於央視天然就有種相信。
另外,任政非還敏銳的判斷出了,央視面臨如此的困境,那麼這個黃金時段招標大會,一定是要做好了。
甚至為了做好,央視對於推廣獲得這次招標大會的企業,將會不遺餘力的推廣。
畢竟要是招標大會的獲得企業沒有做起來,那以後還會有誰能再來參加央視的招標大會?
所以他才會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帶著李一南來到這裡。
但來了一看,似乎標王並不一定會落到華為手中,孔府家酒也就算了,雖然在全國都小有名氣,但並不算這次華為的有力競爭者。
這次華為真正的競爭者,是同樣來自於嶺南的太陽神。
太陽神作為國內最早,也是最大的保健品公司,年營收高達十億以上,比華為的營收還高。
最重要的是,太陽神的利潤高啊,太陽神賣出去十億,除去營銷費用,分銷商的返點分成,至少那落到兜裡面三個億。
而華為做了五六億,也就能有不到一個億的利潤。
最重要的是,這些年為研發新的交換機,華為把所有的盈利都給砸進去了不少,連高利貸都借了不少。
如果論實力,決然不是太陽神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