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你太不瞭解方辰,他絕對不會捨得將自己公司股份分給其他人的。”
“是嗎?”
巴菲特有些詫異的看了方辰一眼。
方辰無奈的笑著看了比爾蓋茨一眼,然後對著巴菲特說道:“我覺得,我應該僱傭比爾,去做我的新聞發言人,他簡直快成我肚子裡的蛔蟲了。”
雖然知道比爾蓋茨不可能騙他,但是在方辰這裡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巴菲特搖了搖腦袋,攤開雙手,無比驚訝的說道:“為什麼?我不能理解,方,難道你的公司不需要上市嗎?”
“不需要上市,也不接受投資。”方辰也搖了搖頭,堅定的說道。
“那我真的無法理解了。”巴菲特難以置信的說道。
方辰的回答和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在挑戰他對現代企業發展的認知。
他一直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上市的企業,第一大目標都應該是上市。
只有上市了,企業才能獲得充足的資金髮展,並且對於企業創始人來說,企業經營的風險也小得多,被更多的股東所分擔了。
投資也同樣是這個道理,但是投資有一點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需要對企業估值。
估值這種東西,並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價值,很容易產生估高或者估低,並且投資者會天然的要求拿走企業的一部分管理權,投票權,干涉企業的運作。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人家投錢了,對公司擁有一定的所有權,自然有資格要求獲得一定的管理權。
而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對經營的理念也各不相同,那麼股東如果認為企業創始人的做法會一定給他造成損失,那處於對自己利益的考量,他一定會做出干涉的。
但干涉並不一定是好的干涉,並且這種股東和創始人產生衝突的事情,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決然不是好事。
可在股市上,面對的大都是分散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機構投資者通常並不會要求獲得管理權,以及投票權等等。
他們更在意的是每年的分紅,以及股票本身的漲幅。
至於說,股權分散之後,利潤也會分給股東,導致原企業創始人利益受損的原因。
那隻能說是一種很美好的臆想。
要知道,對於企業來說,做大做強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說,一家企業值一百萬,創始人擁有全部股份,那創始人獲得的利益就是一百萬。
可如果,引進了一些投資人,獲得了大量的資金,讓企業發展到了一千萬,即便這個時候創始人的股份只有30%,那他的身價則就變成了三百萬。
看似股份小了,但身價其實長了三倍。
而如果沒有人幫助,投資的話,這家企業大概連做大做強的資格都沒有,甚至說不定還被其他企業所吞掉。
做企業就是這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果你不能變成大魚的話,那就只能被別人吃掉了。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絕大多數企業就想要上市的原因,即便一些大企業沒能上市,並不代表它不想上市,而是因為它的股權結構等一些問題,導致他們不適合上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