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大大方方的說道:“對於金錢,蓋達爾,丘拜斯你們兩個並不必害羞,尤其是俄羅斯現在已經加入了,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的資本主義體制中。”
在蘇維埃時期,自然是不需要用錢的,一個大學教授一個月二百塊錢不到的工資,依舊可以瀟瀟灑灑,過上頓頓土豆牛肉麵包,有車開,有飛機坐的幸福生活。
在蘇維埃,決定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是金錢,而是級別。
甚至在蘇維埃之前還有種,恥於談錢的習慣,彷彿錢之一字說的太多,就會墮落到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了。
所以俄羅斯人花費了好久,才習慣現在這種什麼都需要錢的生活。
但從此時丘拜斯兩人的表情來看,他覺得俄羅斯人對金錢的認知還不夠。
金錢在現代社會的作用簡直是無窮盡的,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更是如此,畢竟他們的國家制度都建立在為錢服務上。
而政治更是如此。
君不見,美國選票已經從一人一票,變成了一美元一票了。
這倒不是說,美國人會為了金錢而投票,只是有錢的競選者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做廣告,讓民眾熟知他,聽到他的政見,畢竟以人性而論,人們還是更喜歡投票給自己認識的傢伙,而不是陌生人。
甚至給予支持者一些簡單的經費支援,比如說集會上,發放印有競選者頭像和語錄的T恤,旗幟等等。
哪怕這些都沒有,每個人發一瓶水也是極好的,總比連水都不發的競選者,能贏得更多支持者。
所以在美國的歷次大選中,往往都是經費最多者獲勝,很少有黑馬的出現。
而方辰自問,自己能給予葉利欽最大的支援,恐怕就是金錢上的支援。
對此,他並不打算吝嗇,畢竟他也接受不了葉利欽失敗的結果。
且不說葉利欽如果成功的話,自己能獲得多少好處,最起碼俄羅斯20%的油氣資源是到手了,就說一旦葉利欽失敗了,魯茨科伊最終上臺了,那他就做好捲鋪蓋,離開俄羅斯的打算吧。
雖然看似魯茨科伊並沒有報復回來,反而忍下了這口怨氣,但實際上方辰心中清楚的很,魯茨科伊心中一直對他有記恨。
現在之所以沒有報復他,還是因為有葉利欽這顆大樹在為他遮風擋雨,一旦葉利欽倒下的話,那魯茨科伊下一個對付的物件,絕對就是他了。
可誰知,令方辰完全出乎意料的是,丘拜斯竟然搖了搖頭說道:“金錢上的事情,暫時就不需要方你來操心了,索羅斯你知道嗎?一個美國的超級金融家和慈善家,已經答應資助葉利欽先生三千萬美元,所以錢的事情並不需要你擔心,現在我們和葉利欽先生需要的是你的智慧和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