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卻發現,他竟然也有閒不住的時候。
坐著車,方辰一路飛奔到了擎天通訊的行動通訊實驗室。
嗯,沒錯,擎天通訊的科研工作者,在行動通訊系統方面做出了階段性的巨大成果。
甚至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畢竟七月底方辰在洛州最後一次視察擎天通訊的時候,擎天通訊的行動通訊系統還正處於努力爬坡中,只看見了投入,沒見到成果。
甚至就連沈偉都告訴他,預計明年過年的時候,能有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哪能想到現在就有了。
這著實給予了方辰巨大的意外之喜。
畢竟要知道,行動通訊系統,或者說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對於擎天通訊來說,就是未來二三十年主要發展物件,以及跟其他通訊企業,比如高通,愛立信競爭的主要賽道。
而現在,擎天通訊行動通訊實驗室所研究的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簡稱2G,更是行動通訊技術標準中的重中之重。
畢竟2G,可以說是現代行動通訊的真正奠基者。
而1G還只是模擬訊號,只有到了2G才開始進入數字訊號。
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其開發始於1982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成立了移動特別行動小組。
該小組得到了對有關泛歐數字行動通訊系統的改進授權之後,立下了兩個目標。
第一,用於無線通訊的更好、更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在那個時候,數字系統在使用者容量、易用性和可能的附加業務數目等方面,都要優於當時還十分流行的模擬系統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第二,實現全歐洲統一的標準,以支援跨越國界的漫遊。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各國使用的是互不相容的模擬系統。
於是乎,GSM,也就是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在1991年出現了。
然而GSM的成功,也超出了全世界的預計。
在歐洲推廣應用的同時,整個世界範圍內就已經開始了對GSM的廣泛應用。
澳大利亞是第一個簽訂基礎協議的非歐洲國家。從那時起,GSM逐漸成為了全球性的行動通訊標準,在2004年已擁有了超過十億的眾多使用者。
畢竟在當時只有GSM標準,才能在行動電話運營商之間簽署“漫遊協定“後,讓使用者的國際漫遊變得很平常。
然而GSM不但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行動通訊技術標準,更是應用時間更長的行動通訊技術標準。
自1991年底出現之後,僅僅在華夏都應用到了2018年,這才開始陸陸續續的關閉2G基站,至於歐美和東倭,GSM什麼時候退出,那恐怕就是遙遙無期了。
畢竟他們沒有能力,大量建設4G基站,而且有很多人煙稀少的地方,還需要2G去大範圍覆蓋。
除此之外,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還有美國的整合數字增強型網路,IDEN和東倭的PDC。
但跟GSM和IDEN這兩個國際通用行動通訊技術標準不同,東倭的PDC只在東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