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網咖?
方辰此話一出,段勇平等人瞬間懵逼了。
如果說方辰說的第一條,把街機和主機遊戲移植成電腦遊戲,以此來增加華夏電腦遊戲使用者的數量,這個還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可這開網咖是什麼鬼?
網咖這個東西,他們還是多多少少有所瞭解的,無非就是在一間屋子裡,網咖老闆置辦一些電腦桌椅板凳之類,讓消費者可以使用電腦。
換句話說,網咖就是一個依靠出租電腦短時使用權,以獲得收益的經營服務類場所。
而且因為大部分的網咖都是私人開設,沒有任何正規的營業手續,所以相對而言,環境比較惡劣,人員也比較複雜一些,甚至稱得上是魚龍混雜,三教九流俱全。
這些網咖的缺點和詬病之處,他們現在都可以不談,可關鍵問題是,這開網咖跟擎天不搭邊啊。
雖說網咖跟擎天晶片一樣,都是以電腦作為主要產品的,可擎天晶片是高科技製造業,而網咖頂多就算是小打小鬧的私人營業場所。
而且即便現在國內已經出臺了一些關於網咖的政策,但現在絕大部分開設的網咖都是黑網咖。
可以說擎天晶片跟網咖,簡直就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存在。
“方總,不是我唱反調,您就不覺得開網咖,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嗎?我承認,如果開網咖的話,的確能消化掉一部分的擎天電腦的庫存,扭轉現在的局面,可網咖是個服務經營類的場所,是需要人去經營操持的,且不說現在我們擎天並沒有這樣的人才,就算是有,又有誰能保證其真正的能經營好?不虧本?不產生各種亂七八糟,不可預估的麻煩?”
“然而更關鍵的是,您打算開多少間網咖,如果只是打算小打小鬧,開個十間八間,這些問題到都不算什麼,可這十間八間的網咖,對於擎天晶片的窘境來說,也沒有任何改善的效果,可如果開的太多的話,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員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段勇平的疑問如同連珠炮般,朝著方辰轟襲而去。
說真的,如果方辰只是小打小鬧,他倒也隨著方辰去了,可以他對方辰的瞭解,以及現在擎天電腦所面臨的困境,他真不覺得方辰會只滿足於小打小鬧。
張如京和倪廣南也表示認同的點了點頭。
他倆是工程師,是科研工作者,一輩子都在跟半導體,計算機打交道,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需要透過開網咖來解決產品的銷路問題。
“老段,你先不要急嗎,我既然打算做,自然有我的道理。”方辰笑嘻嘻渾不在意的說道。
說真的,段勇的反應程度比他想象的其實還要小一點,大概也是因為這些年,熟悉了他各種難以置信,天馬行空的原因。
其實開網咖這條路,在他打算做擎天電腦之前,就已經想好的。
沒辦法,半導體、尤其是處理器這一塊,技術資金要求高不說,而且一旦在技術上落後一代,那就別說吃肉了,連喝湯的資格都沒有,
而華夏半導體、處理器技術水平跟國外差的又何止是一代?
所以,他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然而開網咖,就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畢竟現在華夏人對電腦的渴求完全稱得上是與日俱增,但偏偏對於大部分的華夏人來說,購買一臺屬於自己的電腦,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即便現在一臺電腦主機加顯示器的價格,已經從原來的動輒一兩萬,降到了六千塊錢,但依舊對於大部分的華夏人來說,電腦依舊是他們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沒辦法,華夏還是太窮了,六千塊錢頂的上一個城鎮職工一年的純收入。
而且不說,在華夏這個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大部分的人收入都是達不到一年六千塊錢的水準,就說那些城鎮職工,又有幾個捨得拿自己一年不吃不喝攢下來的收入去購買一臺電腦?
可華夏人對電腦,對科技,對新世界的渴望,卻是怎麼都壓抑不住的,如此一來網咖自然也就應運而生。
大概是在1995的時候,第一家網咖雛形“3c+t”在申城成立,以網路咖啡屋的形式經營。1996年5月,申城誕生第一家正式的網咖——威蓋特,在短短几個月內發放了近千張會員卡。11月19日,“實華開”網路咖啡屋在燕京首都體育館西門外開張,“泡網咖”很快便成了年輕人時髦的休閒活動。
不過,因為當時的網咖主要是模仿西方網路咖啡屋的模式,在裝修上較講究,規模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