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段勇平的腳步,朝著他所說的那個小菜地走去。
很遺憾,小菜地果然是沒有了,只剩下一塊跟旁邊沒有任何區別的平地,不過從土壤之間清晰的分界點可以看出來,這應該是剛被平不久。
而且周圍的環境也沒有段勇平所說的那麼差,已然可以稱得上是乾淨整潔,連根雜草都沒有,看樣子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就以現在,方辰在燕京東方電子廠所見所聞,不管是工廠環境還是職工狀態,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可以說,現在燕京東方電子廠雖然窮,但窮的有骨氣,更有股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氣。
說真的,就以燕京東方電子廠現在這個窮困潦倒的狀態,大部分工人的工資都被拖欠,退休工資和醫療報銷不及時,不到位,甚至已經形成陳年欠賬。
如果擱在其他企業,早就已經垮了,廠區髒亂差的不象樣,就彷彿一百年沒人打理的垃圾場,職工們別說退休後,主動跑到廠裡上班,為廠裡做奉獻,就算是剩下一些還在崗的職工,也一個個跟斗敗了得公雞一樣。
腦袋耷拉著,要多沒精氣神就多沒精氣神。
作為一個巔峰時期一萬三千名員工的大廠,燕京東方電子廠的廠區還是十分大的,基本上能有個一平方公里左右。
但可惜的是,能見到裡面有職工的廠房簡直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而且絕大多數的廠房就算是有職工,那也只是在做著一些基礎的保養維護工作,而不是在開工。
不過段勇平此時此刻,似乎跟有心事一樣,也不說話,就悶著頭朝著一個方向走。
沒過多久,到了一間廠房門口,段勇平的腳步突然一頓,駐足傾聽,聽到裡面並沒有什麼幹活的動靜,臉上不由掛上了濃濃的苦澀意味:“看來最後811車間,還是死了,沒有能救得了燕京東方電子廠。”
“不過也是,要是811車間還能活著的話,燕京東方電子廠怎麼可能會變得這麼慘。”
看著這個至少已經廢棄了十年以上的廠房,段勇平拍了拍它的牆壁,一臉遺憾的說道。
方辰靜靜的站著,也不詢問811車間究竟是何物,為什麼段勇平會說這樣的話,畢竟他知道,他就算是不問,段勇平也會說的。
等了半分鐘,見方辰不開腔,段勇平無奈的看了方辰一眼:“方總,您就不能好奇一下下,讓我也體會一下賣關子是個什麼感覺。”
可誰知方辰一本正經的說道:“老段,雖然我對燕京東方電子廠,以及對你表示深深的同情,但既然有些話是你一定要說的,那我又何必問呢?”
說著,方辰賤兮兮的朝著段勇平眨巴眨巴眼睛。
說真的,他這次之所以拉著段勇平跑過來,固然是因為從沈偉、金志江的嘴中知道段勇平和燕京東方電子廠之間是有一些故事的,覺得沒想到故事居然會埋得這麼深。
他現在都已經有種讓人送點瓜子花生飲料,然後再搬個板凳過來看戲的衝動。
聞言,段勇平無可奈何的仰天長嘆,翻了個白眼,得,碰到這麼個鬼精鬼精的老闆,他還能怎麼辦。
將思緒拉到十五年前,段勇平緩緩說道:“方總,您知道嗎,我當時為什麼會非要離開燕京東方電子廠,去考什麼人大碩士,並且在考成之後離開了燕京,除了因為當時萌萌家裡面死活不同意,我跟張萌在一起,瞧不上我以外,最重要其實就是這811車間的失敗。”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的時候,廠裡就已經意識到了半導體的重要性,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不是已經快要走到末路的電子管。畢竟電子管這種東西,想要獲得更高的效能,就只能靠越做越大來解決,可如果越做越大,耗能這一塊就挺不住了,然而最重要的是,電子管的大部分耗能都是以熱量的方式散發出去了,並沒有多少是真正應用到電子管本身。”
“於是從那個時候起,廠裡就一直在給上面打報告,請求將半導體廠房和裝置更新改造升級列入國家計劃,直到三年後,我來廠裡的前一年,國防科工委和四機部才根據軍工需要,批准了這個改造計劃。”
“這才有了這個811車間,而在這之前,雖然廠裡從1957年剛剛建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生產半導體,但是在此後的二十年多年裡,卻始終沒有一個專門的半導體生產廠房,甚至可以說這些半導體技術和生產是廠裡半自發地發展起來的,從產品技術到裝置、廠房、都是廠裡自己開發並在原有基礎上改造出來的,半導體車間幾乎是分散在全廠的是個地方,和電子管車間相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