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吳茂才使勁點了點頭,他正是他所想的。
“可上市公司就不一樣了,尤其是股份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套利之後,就更不一樣了,他除了可以賺利潤的分紅以外,還可以賺股價上漲後增值的錢。”
“如果每年的利潤跟市值,也就是市盈率是相匹配的,那到還好。比如說這家企業的利潤是一億,而市值是十億,那就等於我拿十億的本金放到銀行裡,然後銀行按照每年10%的利率給予我利息,在這種情況下,我自然不願意賣出本金,畢竟本金的減少會導致我利息的減少。”
“可現在突然有一天,股價上漲,企業的市值突然變成了五十億,而這個時候,我的利潤還是原來的一億,那你覺得我會考慮賣掉一部分股份嗎?”
不等吳茂才回答,方辰直截了當道:“一定會的,因為我自己知道我的利潤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任何的變化,也就更意味著,這五十億的市值,總會有一天降到十億。”
“而我要是在五十億的時候,即便只賣出20%的股份,也價值十億,而分紅上的所經受的損失才不過每年兩千萬而已,你覺得我損失多少年的兩千萬,才能掙夠這十億。”
“五十年。”
吳茂才聲音乾澀的說道。
他現在有點理解方辰的意思了,股份固然寶貴,但是如果現在一下子能提前掙走未來五十年的分紅,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忍住不幹的。
“而網際網路企業就更不一樣了,網際網路市值的上漲速度比我說的還要快,還要誇張的多,我當年以一千萬美元的價格買下網景50%的股份,不管是誰都覺得我出了一個了不得的天價,馬克·安德森他們的草臺班子,怎麼可能價值兩千萬美元。”
“可後來呢?網景市值最高達到了兩百億美元,是兩千萬美元的一千倍,而且我可以篤定的說,這樣的增長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絕對不是最高的。”方辰斬釘截鐵的說道。
在前世,如果在騰訊剛剛成立的時候,投入一塊錢,在2016年的時候,這一塊錢的股票將價值元,增長了一萬多倍。
而如果投資阿里的話,收益將更高,能獲得元,增長了十六萬倍多。
至於投資谷歌臉書之類的,也差不多能有十萬倍左右的增幅。
這就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恐怖之處。
也是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每次融資,市值都會翻好幾倍增長的原因。
那麼在市值快速增長的時候,賣出股價所能獲得的收益,自然是遠遠大於企業利潤的分紅。
更別說有些網際網路企業常年還是賠錢的,那就更沒有分紅這麼一說。
在前世,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裝模作樣在網上發起投票,說什麼“大家總說未實現的收益是一種避稅手段,所以有人建議我賣出10%的特斯拉股票,你們怎麼看。”
在後面,馬斯克還表示,不管網友們怎麼投票,他都會遵從。
這裡面,其實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首先不管是哪國政府,都只能對中產階級收稅,而不能向大富豪們收稅,收稅貢獻中,比例最大的都是中產階級,而不是佔據著絕大多數財富的大富豪們。
其原因中,固然有大富豪們可以聘請最好的律師和會計事務所,來對他們進行合理避稅,甚至乾脆制定利於他們的法律。
但還有很重要,顛覆大家認知的一條,那就是大富豪沒其實是沒那麼有錢的。
大富豪的身家基本上都是股份上,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他們不賣出股份,就無法對他們進行收稅。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馬斯克說“大家總說未實現的收益是一種避稅手段”的原因所在。
當然了,馬斯克之所以會賣出股份,絕對不會像他說的那麼偉光正。
實際上只不過是馬斯克有一批股票期權到期了,而特斯拉的股價也正好是在前所有未的高位上。
所以他在猶豫,是不是要高位套現,而發帖問網友的意見,更是隻能說是又當又立。
但即便馬斯克掩蓋了自己真實目的之後,特斯拉的股價在他宣佈減持之後,還是立刻下降了13%,導致特斯拉的市值蒸發了1.28萬億華夏幣。
畢竟就算是股民們傻,其他資本可不傻。
“另外,掌握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股份,尤其是上市網際網路企業的股份,並不是什麼好事。”
“為什麼?”
吳茂才今天算是徹底化身為好奇寶寶,沒辦法,誰讓方辰丟擲來的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