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企業,如果不參與到dVd聯盟,那dVd聯盟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有人能想象,在此時此刻,在九十年代,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還能具有莫大權威性嗎?
最後經過幾輪的唇槍舌戰,他們只能答應不但華夏區歸屬於擎天,連東南亞、中東、拉美這些發展中國家也歸屬於擎天所主導的一區。
東倭所在的二區只有東倭和南高麗兩個國家,美國所在是三區也是隻有美國和加拿大,連緊鄰的墨西哥也被劃到了一區。
可以說,這樣的區劃對於他們這些企業,乃至於國家來說,妥妥的喪權辱國。
但為了能讓擎天不掀桌子,答應實施這項鎖區技術,還是值得的。
畢竟如果再讓擎天的便宜光碟源源不斷的從華夏衝擊東倭和歐洲,美國,說不好,他們連這些發達國家的地盤都保不住。
對此方辰其實是無所謂的,鎖區,無非就是少了一些主動把光碟搬運到東倭、歐美的海購客們攔到了外面而已。
又不是說,他不能主動的去生產一些二區或者三區的影碟機,以及光碟,而且他也沒有答應過他們,從此不再生產二區或者三區的影碟機和光碟。
畢竟擎天在東倭、歐美的影碟機市場已經有一定的佔有率,他怎麼可能捨得把這些市場拱手讓給索尼他們。
而且他自己賣光碟,價格肯定比那些肉身海購的人要低的多。
甚至,他已經讓金志江想辦法跟東倭、歐美的影視娛樂公司談,可不可以爭取到他們的影視劇和唱片的發售製作權。
並且相比於索尼他們這些東倭歐美的影像音樂公司,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在華夏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光碟發售渠道。
這些都是索尼他們所沒有的,就他們那些動輒一百多塊錢的正版光碟,怎麼可能是發展中國家民眾能消費起的。
即便這些歐美影視娛樂唱片公司的光碟,有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盜版的。
也就是說,哪怕這些光碟賣的再好,也是跟這些歐美影視娛樂公司無關。
可要是交給擎天來發售,雖然給智慧財產權費低一點,一張光碟只有一塊錢,但蒼蠅再小也是肉。
算起來那些港臺地區的影視娛樂公司,tVb和亞視,以及嘉禾,英皇這些公司僅僅去年一年,就差不多從擎天這裡拿走了九億多華夏幣。
比他們在整個香江影視娛樂市場,一年的純利潤還要多的多。
大不了,就是在發展中國家按照一張光碟一塊錢的分賬模式分配,而在東倭、歐美等發達國家,比照索尼他們的分賬模式就是了。
一張光碟版權方抽取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版權費。
但擎天生產光碟畢竟有成本優勢在,方辰相信即便是這種模式,擎天光碟的售價依舊要比索尼他們便宜的多,依舊能為小霸王dVd影碟機在發達國家的空降擴土增一分力。
但這樣的結果對於平井一夫和艾德蒙來說,就真算不上什麼好訊息了。
更別說,擎天影碟機的售價本身就要比他們便宜一點,尤其是居然還維持四年前的價格來出售dVd影碟機,這真是日了狗了!
且不說這四年間,通貨膨脹了多少,就說本身dVd影碟機的成本就要比影碟機要高多,再加上因為是新產品發售,必不可少的要分攤大量的研發成本。
根據他們的內部會議,相比之下,dVd影碟機的價格必須要比影碟機高至少20%才行。
平常來說,新產品高個20%,其實使用者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在出了擎天這麼個不漲價的妖孽,使用者們是不是還買賬,他們心裡真是要打個問號的。
“沒辦法,擎天實在是太龐大,稟賦也實在是太好了,在影碟機方面,綜合實力已經全面碾壓我們!”平井一夫無可奈何的說道。
據他們瞭解,dVd影碟機中最關鍵的壓縮晶片,現在已經是擎天晶片自己生產的,雖然不知道價格是多少,但必然比美國斯高柏公司每片晶片四十美元,三百多華夏幣的價格要便宜的多。
並且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像擎天這樣,一口氣下五百萬臺dVd影碟機訂單來拉低零部件成本價,均攤研發成本的。
反觀,像他們索尼,這兩年來才銷售出去三百多萬臺影碟機,這讓他們怎麼可能有勇氣一下子,下這麼多的dVd影碟機訂單給供應商企業。
能一次性下二十萬臺就算是燒高香了。
而再看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