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問過擎天通訊的人,他們的人說是應用了一種新技術,並不是多分配頻寬了。而且從軟體層面上來看,也是沒有多分配,跟我們思科一樣,也是差不多分配了兩萬個使用者,並且在這兩萬個使用者之後,還有比較大的富餘量。”
斯洛倫百思不得其解的說道。
說真的,在同樣的總頻寬之下,使用者數不變,分配的頻寬高了,而且還有相當大的富餘量,這簡直就是一種奇蹟。
一般來說,2GbpS等於2000mbpS或者兩百萬KbpS,如果平均每個使用者分配200KbpS的話,最多隻能分配大約一萬個使用者。
但實際上,這麼多使用者是不可能同時線上的,通常來說,同一時間段能有20%到30%的使用者線上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麼電信營運商就可以根據這個資料,將使用者數擴大三到四倍,這也就能保證,總頻寬能時時刻刻將近滿負荷。
那麼理論上,使用者數量乘以200KbpS,就是六百萬到一千萬的KbpS。
不過實際上,並不會這麼極端,如果只是這樣的資料,電信運營商大概會放出來五百萬到八百萬KbpS的量,並且將實際剩餘的三四十萬KbpS當做冗餘量。
防止某一天,使用者對網路的需求,突然超過了平常頻寬的使用量,把電信網路擠爆。
不過,這只是理論資料,實際上,電信局同樣的頻寬,放給使用者的數量比剛才提到的理論資料要多的多。
畢竟大部分的人,除了一些下載,又或者在網頁看影片的時候,並不會將自己的頻寬用到極限。
至於說像什麼長城寬頻之類的共享頻寬網路,其實也是這麼個道理,只是其做的更無恥一點。
其將從電信或者聯通租來的頻寬,做第二次分配,其分配數量通常是電信和聯通,同樣頻寬使用者數量的好幾倍。
這也是為什麼,一到晚上上網人多的時候,長城這類的共享頻寬網路會變得奇卡無比。
更是為什麼長城寬頻明明是從電信和聯通租的頻寬,比電信和聯通自營的成本要高,但是其售價能比電信和聯通便宜好多的原因。
“真是見鬼了。”
聽完斯洛倫這話,沃倫·卡內基眼中滿是頹廢的說道。
敗了,他徹底的敗了!
敗的心神口服。
他萬萬沒有想到,最終居然會是這麼個結果。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沃倫·卡內基突然清醒了過來,他對著斯洛倫說了一句:“查吧,能查多少就查多少,希望上帝能保佑我們,保佑思科。”
他此時已經不敢想象,如果等到明天,新聞報紙上播報出來,他們思科、世通和康寧三家電信網路供應商,居然在華夏遭遇的慘敗,並且還是在最引以為傲的技術上輸給了擎天通訊。
這簡直就是對他們三家在業內的地位,史無前例的重大打擊。
甚至鬧不好,不知道有多少個國家,多少個電信運營商會開始對他們三家產生質疑。
至於說,他這個思科華夏大區負責人,總裁的下場就更不用說了,大機率是沒臉在思科繼續待下去。
說真的,如果時光能倒流的話,華夏這個骨幹網的訂單就是比現在大一千倍,一萬倍,他都不會來趟這趟渾水。
要不然也不會落到現在這種,沒吃到肉反而惹得一身腥的地步。
不,不是一身腥,而是慘烈的毒打。
看著沃倫·卡內基現在這幅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的模樣,斯洛倫心中的爭鬥心瞬間就熄滅了。
他苦笑了一聲,且不說他跟沃倫·卡內基爭不出勝負,就算是爭出個勝負,又能得到什麼?
公司就不責罰他了?
外界就不嘲笑,不羞辱他了?
這次競標失敗,將成為他人生最大的滑鐵盧。
所以說,他和沃倫·卡內基沒有勝利者,都是失敗者。
重重的點了點頭,斯洛倫就再也沒說什麼,再次投入到對擎天通訊的檢測中。
現在兩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查出來點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一切皆休!
又過了兩個小時,隨著斯洛倫將最後一項檢測結果寫在檢測報告上,一旁的沃倫·卡內基頭也不回的直接離開了機房。
雖然他並沒有去看檢測報告上寫的是什麼,但結果卻都已經明瞭。
他並沒有見到任何翻盤的希望,以及勝利的可能。
哪怕連一點點體面退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