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金融加強權的魅力。
而且這次虐殺泰銖,不出意外的話,將成為他人生最漂亮的一仗,一個前所未有,不可複製的一仗,更是將對沖基金的特點,發揮到淋漓盡致。
首先要知道,這一百五十億美元中,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本金只有十五億美元,其他都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槓桿放大的。
而且這種槓桿還不是那種,單純的,交保證金,從銀行拿槓桿這麼簡單。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每次放大資金,都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額外收益,哪怕泰銖匯率下降幅度不那麼大的額外收益、
眾所周知,東倭的貸款匯率只有不到2%,可以說是全球利率最低的地方。
而暹羅作為新興國家,即便是短期債券和短期銀行存款,也有7%的利息,也就是說他從東倭借錢,購買暹羅的債券和短期銀行存款,其中天然就有5%左右的利差。
並且因為他有十五億美元作為抵押的原因,而且投資的還是暹羅這樣比較穩健的短期債券和銀行存款,所以貸款資金給他放大了五倍,也就是七十五億美元。
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實際上,是東倭銀行透過對量子基金的信用和投資專案的風險判斷,認為他違約的機率不超過20%,並且抵押風險絕對少於80%,這十五億美元完全可以覆蓋所有的風險。
其實這就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承兌。
另外,東倭銀行這麼做,也是為了多收利息。
假設他只貸款十五億美元的話,那東倭銀行是不是隻能收到十五億美元的2%,也就是三千萬美元。
可如果一次性貸款給他七十五億美元的話,那東倭銀行就能收到一點五億美元的利息,變相將利息提高了五倍。
然而他拿到日元之後,又以這些日元作為抵押,從東倭和暹羅的銀行借出了大量的泰銖,然後用這些泰銖購買了泰銖的遠期合約。
而他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遠期合約給拋掉,然後將拋售所獲得的錢,全部換成美元。
如果一些順利,泰銖匯率大幅度下降,這樣的話,他就可以用更少的價格來購買泰銖,來償還自己從暹羅銀行和東倭銀行借的泰銖。
打個比方,他現在用一千萬美元,換到了兩百億泰銖,可泰銖匯率下跌了50%,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再拿出來五百萬美元,就能將之前欠暹羅銀行和東倭銀行的兩百億美元給還了,然後自己手裡再落五百萬美元。
不過,他想要掙錢的前提就是,暹羅的匯率大幅度下跌。
如果暹羅的匯率不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的話,那他想要償還這兩百億泰銖的帳,就需要花超過一千萬美元,那他就賠了。
可問題是,現在有這麼多的國際金融大鱷站在他這一邊,尤其是還有他親愛祖國安排的後手,他可能輸嗎?
不可能的!只是讓他有些遺憾的是,方辰並沒有站在他的對立面,而依舊是他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