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吳茂才,慧明,韓光等人,或熱切,或疑惑的眼神,方辰聳了聳肩,神情有些無奈的沉默了下來。
牆壁上時鐘的擺錘左右回來,驅動著指標滴答滴答的朝前走著,從不回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方辰幽幽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不賣不行啊,WPS在這年月活不下去,但凡有一點的可能,我也不會動了將WPS賣出去的心思。”
說到這裡,方辰嘴角一撇笑著說道:“你們知道嗎,微軟還有個名字,叫做巨硬。”
在PC界,微軟無疑是最恐怖的巨無霸,依靠著作業系統,微軟幾乎壟斷了所有個人電腦的入口。
一旦微軟將什麼軟體整合到自己的系統中,那個軟體就絕對是世界第一。
前世WPS為什麼在這種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卻被微軟辦公軟體給打的落花流水,不就是因為微軟辦公軟體在安裝微軟作業系統的時候,就已經在使用者的桌面上。
既然有現成飯可以吃,大概沒人願意多費功夫去折騰WPS。
再舉一個例子,網景遊覽器。
網景瀏覽器的出現是網際網路史的一件大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當時瀏覽器掌控著網際網路的入口,是所有網際網路企業的爸爸。
網景以共享軟體的方式進行銷售,經過後續版本和功能更新,很快成為瀏覽器市場的首位,不到一年就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
1995年,剛剛成立不過一年的網景公司,就成功上市,是美國上市最快的高科技企業。
而網景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股票上市當天就從28美元漲到75美元,市值達到30億美元。當時,有人將網景被比作“網際網路領域的微軟”,風頭勝過比爾蓋茨。
網景瀏覽器不但是網際網路的入口,而且本身可作為應用軟體平臺,對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構成了巨大威脅。
網景的創始人,安德森曾誇下海口:“在網景面前,Windows只是一堆設計拙劣的驅動程式。”
而當時的微軟已經是市值超過兩千五百億美元的超級巨頭,Windows95更是席捲世界。
嗯,沒錯,不過區區三年的時間,微軟的市值就膨脹了十倍。
比爾蓋茨本來以為未來世界是個人電腦的,但網景的出現,令他恐懼了,因為網景的成功清晰的告訴了他,未來是屬於網際網路,而誰掌握了網際網路的入口誰就掌握了網際網路。
這是微軟自成立以來第一次感到威脅和畏懼。
於是微軟開始反擊了。
首先微軟提出購買網景,被拒絕。
接著微軟又提出與網景合作,形成一種合作的戰略伙伴關係,為了達成合作微軟甚至承諾在作業系統幾乎所有方面作出讓步。
這次“屈膝”對於微軟來說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
但處在事業頂峰期的安德森並不想成為微軟的附屬,他想要做的是取而代之,談判就此破裂。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比爾蓋茨通知微軟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全力開發一個叫做IE的遊覽器。
憑藉著跟微軟作業系統的捆綁,以及免費的噱頭,IE瀏覽器很快就佔領了瀏覽器市場,當時網景瀏覽器要向每個使用者收取45美元的費用。
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如日中天,信心滿滿,本以為自己會成為第二個微軟,甚至將微軟取而代之的網景公司面臨近億美元的虧損,股價更是斬去了百分之八十,最終被迫以一個低廉的價格賣給美國線上,從此退出世界舞臺。
可以說,一旦被微軟盯上,那失敗也就是隻是時間問題了。
如果是在千禧年之後,比爾蓋茨逐漸從微軟的管理中退出,或許還能有軟體在PC上跟微軟競爭一下的可能,但絕不是現在。
類似這種利用自己在某個方面的壟斷地位,打壓目標,巧取豪奪,獲得超額利潤的企業比比皆是。
某訊,美團,百度,甚至阿里莫不如是。
聽方辰這麼一說,吳茂才等人的心情頓時變得沉甸甸了,甚至有種無力的感覺。
方總既然這麼說了,那恐怕就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只不過,微軟也別想在華夏賺到錢就是了。”方辰嘴角突然閃過一絲莫名的笑意。
聞言,吳茂才,慧明等人一臉懵然的面面相覷,他們怎麼有點聽不懂方總說的是什麼。
合著,這微軟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居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