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百強?
一瞬間,眾人頓時呆滯住了。
隨著改革開放,華夏逐漸開啟窗戶來觀察世界,對於大名鼎鼎《財富》雜誌還是有所瞭解的,其世界五百強,也就是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更是如雷貫耳。
對於那些供應商來說,更為猶是如此。
《財富》雜誌,面對二戰過後全球逐漸繁榮的經濟增長,於是決定在二戰後的第十年,發出了自己第一份,也是世界第一份五百強企業榜單,但當時只侷限於美國企業,只能叫做美國五百強。
沒想到,這份排行推出之後,效果意外的好,《財富》雜誌的銷量大漲。
所以在第三年,也就是1957年,《財富》雜誌推出了除美國企業之外的,國際五百強排行榜,這下徹底奠定了《財富》雜誌的五百強排行榜,在世界經濟領域所享有的特殊地位。
這份榜單後來常被作為基準,用來對企業、行業或國家之間歷年的表現進行資料對比。
而在全世界,唯一一個能跟《財富》五百強企業媲美的排行榜,就是《福布斯》雜誌的全球富豪排行榜。
對於華夏來說,經過這些年的宣傳,大家也基本上知道什麼是世界五百強,心中更是生出了一個疑問,華夏什麼時候能有自己的第二個五百強企業?
這是華夏人對於財富的渴望,對於自身強大的渴望。
畢竟但凡有點經濟基礎的人都知道,世界五百強公司的多寡,排名的高低,是可以顯示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
一個經濟強國必然要有相匹配的龐大企業才行。
而且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龍頭效用,一個龐大的龍頭企業將有效的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的發展。
就如同現在的擎天一般,可以說圍繞著擎天吃飯的大中小型企業,差不多有上萬家之多,員工人數將近百萬。
當然了,這裡面有將近一半都是主要為貿易公司供貨的。
而華夏企業則是在四年前,第一次被納入世界五百強的評定中,上榜企業是中行,而中行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上榜世界五百強的華夏企業。
泱泱華夏,迄今為止,只有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著實是一件令人汗顏的事情,
當然了,汗顏歸汗顏,大部分華夏企業也沒有想著衝擊一下世界五百強什麼的。
世界五百強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甚至離華夏都有些太遠了。
而且即便出現,也應該是中行這樣,中字頭的央企才對,跟他們這些民營企業家沒什麼關係。
可現在,方辰竟然說擎天距離世界五百強已然不遠了。
眾人頓時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甚至覺得方辰是不是酒喝多了,要不然怎麼能說起這樣的醉話。
但很快就有好事者,在心中算了起來。
不算不知道,這一算頓時就愣住了。
剛才方總不是說了,擎天去年營收二百三十多億,按照匯率計算的話,差不多相當於四十三億美元。
而去年世界五百強的名單,最後一名好像也就七十億美元左右,是一家巴西的公司。
如此說來,擎天距離世界五百強的門檻大概還有二十七億的差距,需要在今年營收增長速度高達60%以上才可以,如果再算上世界五百強門檻的提高,那就意味著擎天需要增長70%才行。
對於尋常公司,尤其是已經做大做強的大企業來說,在一年的時間內增長60%,甚至70%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對於擎天來說,在一年的時間內增長60%,70%是個事嗎?
壓根就不是事!
縱觀擎天這幾年的增長速度,每年如果不翻個二三倍的,那就是不是擎天了。
當然了,現在擎天體量這麼大,再要求繼續翻兩三倍,著實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但翻個番什麼的,應該不難。
再者,不管是從復讀機,還是梟龍尋呼機,甚至從VCD的身上來看,擎天在今年已經有了很強的增長引擎。
也就是說,擎天在今年,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成為世界五百強的一員了。
想到這,不少人頓時凌亂了,並且這個結果如同瘟疫蔓延般,飛速的朝著四面八方散去,一陣陣騷亂出現在人群當中。
幾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看著方辰,擎天在今年就要成為世界五百強的訊息,對於他們來說,著實是有些難以消化。
畢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