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邵義夫竟然給他這麼高的評價。
方辰趕忙謙虛的說道:“邵董這是折煞小子了,我這點成就跟邵董您相比,著實不算什麼,不論您為華夏電影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還是資助國內學子,助其學成報國的拳拳之心,慈善之心都是我萬分敬仰的。”
“而且您那一句,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我至今記憶猶新,甚至連創辦的擎天慈善基金會,為什麼會大量資助學生,跟您這句話也有莫大的關係。”
說實在話,香江這些富豪有一個算一個,邵義夫不是最有錢的,但卻是方辰最為敬佩的。
再者,別的不說,就衝著邵義夫能第一個趕來赴宴,以及對他這樣親熱讚許的態度,方辰都要做出這樣的回應。
也算是君投之桃李,我報之瓊瑤了。
見方辰能有這樣的表態,而且連他說的話也記得,甚至還說自己創辦的慈善基金會跟他這句話也有關係,邵義夫不由面色微動,眼中還閃過一絲莫名之色,看向方辰的眼神不由親熱了許多。
如果是平常人,他自然不會這麼在意,但說這話的畢竟是方辰,這位在中美俄三國都擁有莫大影響力,身價百億美元的大富豪,可以說方辰的商業才能是他見過之人,最為出色的,其發家史比他電影中拍攝的商業大亨們還要玄奇三分。
然而最重要的是,方辰太年輕了,現在方辰還不到二十歲,就做出了這樣宏偉的成就,誰知道方辰以後會成為什麼樣,哪怕問鼎世界首富,他都不奇怪。
擁有這樣身份地位的人自然沒有撒謊的必要,而且如果方辰真因為他而刻意撒謊,那豈不是在證明他的面子更大。
所以說方辰值得他親熱交好,要不然他也不會第一個趕過來。
當然了,他年齡大了,還不知道能活多少年,也沒什麼能求到方辰的地方,反而是現在方辰有求於他,但是他畢竟有子孫在,有事業在,跟方辰討得三分香火情之後,子孫後代求到方辰頭上,也不至於那麼尷尬。
“方董這話說的,著實令我汗顏,如果不嫌棄的話,方董就不要叫什麼邵董了,叫我六叔就行。”邵義夫笑著說道。
“那六叔您也別叫我方董了,叫我方辰,或者小辰都行,我家裡的爺爺,父母都這麼叫我。”方辰也笑著說道。
邵義夫又深深的看了方辰一眼,然後說道:“小辰就不必了,我直呼其名,喊你方辰得了。”
雖然方辰的年齡比他孫子都還要小上不少,但方辰的身價地位在這裡擺著,他再怎麼託大,也不能喊這個‘小’字。
甚至他還有心想讓家裡的孫子輩,叫方辰一聲叔叔,把這通家之好給坐實了。
邵義夫話音剛落,沒給方辰開口的機會,嘴角突然扯出一絲自嘲之意,開口說道:“其實我六十多歲,年輕的時候還並不熱衷於慈善,反而是香江出名的吝嗇鬼,那時候我整日裡開著一輛勞斯萊斯路過一家養老院的門口,那家養老院的老人看我開著豪車,就向我寫信求助,結果我只給了人家五百塊港幣,氣的老人把這五百塊錢還給我退了回來,大家知道之後,還嘲笑了我好久。”
說到這裡,邵義夫不但沒有尷尬,反而眼中閃過一絲緬懷之意,坦然的繼續說道:“當時,我看到這五百塊錢非但不以為恥,反而很生氣,覺得老人太過分是在向我逼捐,我掙錢的確多,但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是我一點點掙出來的,五十年前,我們邵家衰敗,又有誰資助過我們?我十八歲跟著三哥下南洋,扛著放映機一場場放電影,風餐露宿的時候,又有誰可憐過我?”
“我是什麼時候變的?是我三哥的死。”
“十年前,我三哥中風陷入昏迷,只能靠藥物維持生命。而因為我邵家的傳統,三哥在新加坡對底下的員工也很吝嗇,更是很少投身於公益,在當地的口碑並不好,所以中風昏迷之後,同情者少,譏諷者多,更甚者還有拍手稱快的。”
“這個時候,我才醒悟過來,知道什麼叫做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留在身後的名聲卻不會隨著棺材一齊離開人世,我不想步三哥的後塵,所以這才在三哥去世後的兩個月後,以我們邵氏家族基金會的名義捐出去了一億多港幣。”
“而你在十六七歲就能領悟這層道理,建立慈善基金會來幫助大家,著實勝我太多,我也為你感到由衷的高興。”邵義夫目不轉睛的看著方辰,眼中閃爍著炙熱的光芒。
他看過一些關於方辰慈善基金會的資料,知道方辰的慈善基金會並不是那種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