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齊齊看向了方辰,依照他們對盜版商的瞭解,只要是有利可圖,盜版商就一定會進入的。
聞言,方辰環視四周,目光在眾人的臉上一一掃過,嘴角微翹,不屑的輕笑了一聲,緊接著面色猛然一變,大手一揮,一字一頓,無比認真的說道:“那就讓他們無利可圖!”
眾人頓時愣住了,難以置信的盯著方辰,他們怎麼也想不出來,方辰是如何能讓盜版商無利可圖的?
又或者說,什麼時候正版的成本能比盜版商的成本還低了?
這可能嗎?
不可能的,即便太陽從西邊出來,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除非演員不要錢,膠片不要錢,導演不要錢,道具不要錢,公司不要錢,統統都不要錢才行。
但看方辰這充滿自信的模樣,又不像是在開玩笑,眾人此時不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當中。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找諸位的原因。”方辰緩緩說道。
眾人此時不知道是在想盜版商的無利可圖跟他們有什麼關係,還是在想方辰這句話的可行性有多少,一時間竟然沒有人跟方辰搭話。
房間內沉寂了數十息之後,邵義夫突然開口,神色凝重的說道:“願聞其詳,請方董指教。”
此時,邵義夫也從方辰改口為方董了,可見對方辰接下來要說的話何等重視。
方辰沉吟一下,然後說道:“郭董和林董這些做製造業的,應該會知道一個詞語叫做規模效應,簡單的來說,因為任何生產都是有成本的,一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要達到盈利,必須使得銷售收入大於生產成本,而這其中的固定成本是不變的,所以生產的越多,分攤到單個產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盈利就越多。”
“而我作為華夏現在最大的光碟生產商,規模是其他光碟生產商的百倍以上,產品成本自然也就比他們要低的多,這也是我為什麼能將光碟的成本做到三港幣的原因,甚至我可以向諸位保證,在未來光碟的成本會變得更低,二塊五港幣,兩塊港幣,一塊港幣,甚至幾毛港幣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光碟的發明挺早的,是一位叫做拉塞爾的美國科學家在六十年代發明的,而現代我們所經常見到的CD光碟則是飛利浦和索尼在1980年來研發出來的,但因為使用了拉塞爾的光碟專利,所以專利權由拉塞爾所在的美國光碟公司所擁有。
而現在我們所使用的光碟格式,也就是CD-ROM格式,則也是由索尼和飛利浦制定的。
1985年,由索尼和飛利浦制定的黃皮書標準使得這種格式能夠適應各種二進位制資料,CD-ROM既儲存音樂,又儲存計算機資料。
可以說飛利浦和索尼制定了絕大部分的光碟標準,以及影碟機的標準。
而光碟真正大規模開始生產的,則是在1988年之後,所以說對於全世界來說,光碟都是一個十分新穎的東西,對於華夏來說更是如此。
在華夏,除了寥寥無幾的幾家,東倭投資的光碟廠在生產光碟,滿足西方國家的需求,主要用於隨身聽和電腦儲存以外,整個華夏並沒有其他可以生產光碟的企業。
然而更重要的一點,光碟的製造成本其實極低,現在每張光碟三塊港幣的成本,已經包括了生產線採購的成本,也就是生產機器的成本,人工的成本,光碟本身的物料成本,運輸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合適的利潤,比如說30%的利潤。
嗯,作為一個新興產物,方辰覺得30%的利潤應該還算合理的。
也就是說,其實一張光碟的實際成本差不多在兩港幣,不到兩塊錢華夏幣左右,而且方辰相信隨著科技的升級,產業鏈的成熟,光碟的實際成本還能降低不少。
像在後世,一般來說,一張光碟的零售價都在一塊錢左右,批發價的話能到四五毛,而實際出廠價則通常在兩毛錢左右,只有現在成本的十分之一。
如果算上通貨膨脹,以及人工工資的增加,其實一張光碟的真正成本只有現在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充分證明了,什麼叫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小霸王有不少科研技術人員,所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將光碟的成本儘可能的降低。
又或者說,小霸王有很多科研技術人員,包括一線的工程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想盡辦法的降低小霸王各種產品的成本。
就比如說小霸王遊戲機,最開始的時候,一臺遊戲機的成本在二百八十元左右,隨著市場的擴張,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