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甚至世界第一的高科技企業,那必然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供應商來配套,如果誰做不到,誰就跟不上擎天的腳步,誰就只能註定被擎天拋棄掉!”方辰揮一揮手,斬釘截鐵的說道。
現代社會工業體系,決然不存在孤狼式的單打獨鬥,更不可能如同超人一樣,一個人拯救全世界。
現代工業生產,依賴於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強大,這條產業鏈任何一個鏈條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被卡住脖子。
就如同前世的華夏一樣,華夏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甚至有將近一半的工業門類,華夏企業都是絕對的世界第一,華夏的工業生產能力佔據全世界總的工業生產能力的三分之一強,但是目前卻依然沒能躋身世界製造業第一方陣。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局面呢?
就是因為華夏在一些高精尖的專案中,產業鏈依舊是缺失的,核心科技被歐美西方等國家掌控著。
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就是透過對核心科技的掌握,極大的剝削著華夏企業本應該獲得的利潤。
手機行業就是一個顯著的案例。
世界手機銷量排行榜前十中,七家都是華夏企業,如果再算上給蘋果的代工,華夏生產著全世界80%的手機。
但利潤卻薄的可憐,甚至被某手機品牌創始人,著名相聲演員戲稱,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
小米的硬體利潤通常就只有2%,好一些的華為也不過5%左右而已。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不還是因為利潤都被手機裡面的各種國外零件給吃掉了。
一拆解手機就會發現高通、聯發科的處理器,三星的記憶體和螢幕,東芝和西部資料的快閃記憶體、高通的外掛晶片、陀螺儀、音訊放大器,索尼和三星的攝像頭,村田的wifi模組,恩智浦新的NFC模組,德州儀器的充電管理晶片,賽普拉斯的Type-C埠控制器等等。
這些主要電氣元件都是國外企業生產的。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零部件的國產率也低的嚇人。
尤其是富士通生產的蘋果手機,如果再除去藍思科技、伯恩光學的玻璃蓋板,可成、捷普綠點、科森科技代工的中框,以及富士通鴻海自己生產的那些零部件。
在華夏的生產部分,也就是富士通從蘋果手機拿到的組裝費,只有可憐的6.45美元。
富士通生產蘋果產品的利潤率只有區區2%而已,而對比的則是,蘋果每年營收高達1.8萬億華夏幣,利潤將近四千億華夏幣,絕對的富可敵國。
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但沒辦法,在現在社會,尤其是西方架構的社會規則中,勞動者的勞動是不值錢的,值錢的是資本,是核心科技。
並且這些核心科技,並不是簡簡單單被一兩家大公司所掌握著,而是分散在各個並不算大的科技企業中。
甚至可以說,所有面對消費者的產品,不管是手機、電腦之類的電子產品,還是汽車、太空梭這樣的集機械工業大成者,其所依賴的就是他們背後這數以千計,萬計的供應商們。
如果沒有這些供應商的支援,又或者說這些供應商的產品沒有產生質的飛躍,那麼主機廠想要造出什麼驚豔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vivo、oppo、魅族這些手機廠商同質化如此嚴重,被稱之為供應商造手機,而這些手機廠商只是貼牌組裝廠的緣故。
這些手機廠商在供應商提供的各種方案中,挑挑揀揀,按照自己的想法攢一下,那就是個新手機了。
甚至就連扛起國產大旗的華為,其有很大部分的零部件也是非國產的。
並且因為自研晶片等一些核心零部件,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的原因,所以導致華為的手機即便價格比其他國產手機高很多,但利潤率也並沒有高出去太多。
如果擎天未來不想淪為前世,手機行業的下場,那就只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所有被卡住脖子的關鍵零部件都由自己來研發生產,另一個則是鼓勵國內一些供應商來研發生產製造,擎天只需要採購就得。
並且擎天還可以對這些供應商進行投資扶持,佔據一部分股份,也算是變相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實現在的擎天其實已經跟前世那些手機廠商差不多了。
他讓人計算過,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復讀機,甚